(原标题:什么样的公司才算靠谱?)
三年一小劫,七年一大坎。
对一个创业企业来说,向前的每一步都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当“七年之痒”与地狱模式的2020相遇,这种挑战的感觉就显得格外“真切”。
每个公司应对挑战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创新、资本、营销等都是其中经常被提及的关键词。在概念频出、花样不断翻新的当下,“靠谱”这样看上去略显老派的描述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事实上,当所有花架子被刨除,我们会发现,“靠谱”依然是一个企业安身立命的保证,也是能给所有企业伙伴最大的保护与回报。
今年刚好是小米生态链企业纯米科技、网易云音乐、传音等成立七周年,我们就借此机会,就靠谱的几个维度和大家进行简单的探讨。
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怎样才算靠谱的公司?
消费者是最复杂又最简单的群体。
他们的复杂在于行为特征和需求的多样性,看起来众口难调。
简单则在于他们并不关心你多建了几个厂房或者年营收几个亿,也不关心公司老板是谁或者什么时候上市。多数情况下,他们只关心产品和服务够不够好。
产品好看、好用,服务及时、贴心,就是消费者眼中“靠谱”的基本定义,当然有时还要加上一个——品牌价值。像小米和纯米这样的生态链企业一样,在“和用户交朋友”这一点上下了大功夫的公司,其实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提供了更多品牌、服务和情感价值的溢价。
产品好有很多维度,品质、颜值、工艺、功能、体验等,侧重不同,但缺一不可。纯米旗下拥有多个品牌,虽定位不同,但对产品的严格要求是一以贯之的。
服务上则努力搭建顺畅的通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账号矩阵保证双向沟通;APP的反馈渠道更是直达CEO,最大程度的提升与用户的沟通效率,第一时间解决用户的各种问题。
再说网易云音乐,常常被用户称为是能让人“又哭又笑”的APP,一个音乐软件不但在体验上做到了流畅,更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这正是其独到之处。用户口中的“从没让我失望过”也是靠谱。
这些说起来都不是很复杂的事情,懂的老板和企业也很多,但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你们知道了,而我是做到了。
道理只有在实践中才有用,这正是“靠谱”的第一点。
再来,对于合作伙伴,怎样才算靠谱的公司?
我们都清楚,商场上的合作,目标很明确,大家一起把事情做成,把蛋糕做得更大,从而实现“1+1>2”的双赢或多赢效果。一件事情要失败,只需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够了,而成功,则要保证每一步都顺利进行。
这种多方协同的事情,最怕有一方不靠谱。
纯米这样的家电企业一脚跨在实体阵营,一脚跨在互联网世界,有很多合作伙伴,供应链、经销商、跨界合作品牌等等。在过往的合作经历中,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出色地完成了属于自己那一part的功课,并力所能及地为其他伙伴赋能。
而纯米自身也是一个这样“靠谱”的合作伙伴,除了自身实力足够之外,还需要高效、守诺、换位思考。
靠得住,才立得住。
再进一步,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什么样的企业是靠谱的?
以往在行业中,我们常常喜欢以企业大小去判断它是否靠谱。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龙头企业既是实力的标志,也是“靠谱”的衡量维度之一。
但瑞幸造假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学会在判断一个企业的时候更加谨慎和全面。除了可见的数据之外,还有一些相对感性但更接近于本质的维度。
例如,有没有影响整个行业的革新,对行业是否产生了正向影响等等。
仍以纯米为例,革新上,目前为止仅有4年产品龄的纯米已累计拥有700余项专利。大家普遍比较熟知的创新,例如在国内首次以3C的标准做厨电、首次把电磁炉化方为圆、首次实现内置摄像头烤箱的量产等等。
这些或大或小的创新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行业及产品的革新。
在对行业的正向影响上,去年小米电饭煲卖回日本就可窥见一斑。从几年前国人赴日疯抢电饭煲,到现在国产电饭煲被日本消费者肯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比如传音,以一己之力称霸了非洲手机市场。据IDC统计数据,非洲手机市场中,2019年传音以52.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且还在持续增长,成为新兴市场智能机之王。
在此基础上,传音大力推动“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家电、数码配件”商业生态模式的完善,这种对行业的正向影响也让它越来越成为走出去的“中国骄傲”。
这样来看,像瑞幸这样,贡献了不少模式创新,但在产品上禁不起推敲,且以一己之力对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的企业,自然不能算“靠谱”了。
总之,一个企业靠不靠谱,和一个人靠不靠谱一样,都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最好背书。只有找到靠谱的人、靠谱的企业,和他们在一起,才能做好最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