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26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目前国内疫情持续平稳向好,北京已经连续44天无本地确诊病例报告,境外输入仍是首都疫情防控最大风险。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3月16日起,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京、环京地区通行人员进京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恢复进出北京市跨省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业务。
有序恢复文化旅游活动,按75%限流开放公园、景区等场所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介绍,全市公园、景区、名胜古迹以及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按75%限流开放,宾馆酒店取消春节期间75%的限流措施。要落实各项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做好文化娱乐场所接待服务,实行限量管理、强化分时预约、推行无接触购票、实现错峰服务,推进预约管理常态化。
属地有关部门要对公园、景区附近区域以及网红打卡地、风景秀丽的河道、沟域、道边等游人可能聚集的非旅游景区,加强现场疫情防控、秩序管控和疏导服务,防止乱停车、野外烧烤、乱扔垃圾和扎堆聚集等。
有序开放跨省区市团队旅游
要有序开展国内团队旅游业务,组织和接待入境回国人员旅游或为其提供“机票+酒店”业务服务应符合和遵守本市入境医学观察和健康监测规定。本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不恢复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不开展赴中高风险地区的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不接待14天内来自或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为其提供来京“机票+酒店”业务。
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需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
营业或开放的旅行社、酒店、公园、景区、乡村民宿以及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美术馆、文化馆等接待单位要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车内、室内和室外人员密集处要规范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常通风、勤清洁消毒、健康监测管理、备足防疫物资、公筷公勺、生活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践行“光盘行动”、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和一次性餐具等系列措施,同时要做好老年游客“健康宝”扫码服务保障工作。
不接受14天内来自或去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或进入景区游览。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需“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文化旅游场所提供餐饮服务要严格落实餐饮场所疫情防控指引并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这些情况下可摘口罩
庞星火提示,市民要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电梯等密闭空间,前往医院就诊,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从事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年老及体弱者、有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在室外空旷的环境活动、单独办公、开私家车及在家中且家庭成员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或家庭成员在郊外旅游、非高风险单位同一办公室内人员均无异常症状的前提下,可以不戴口罩。
坚持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限制进京,暂不恢复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徐和建介绍,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本市将坚持非必要不出境、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限制进京和在京风险人员筛查管控措施。
继续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人员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严格执行解除隔离前的检测要求。继续做好北京口岸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和其他口岸入境进京人员监测预警、信息流转、核录查验、人员转递工作。坚持进京检查站查控措施,持续做好环京地区一体化防控和进京检查站查控。
本市将坚持重点区域管理。继续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师生的健康管理,严格管控聚集性活动,落实进校门查证登记及测温验码制度、晨午检制度。社区村科学设置卡口,拆除不必要的物理隔离,做到卡口应开尽开,不再检测体温。
暂不恢复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不开展在京人员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不接待14天内去过或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为其提供来京“机票+酒店”业务服务。暂缓新批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活动(演职人员已在境内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