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场剧烈震荡,一周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周一、周二,受俄乌冲突、北向资金持续流出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上证指数跌破3100点整数关口,一度逼近3000点关口。周三上午,上证指数一度跌至3023.30点,不过,当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针对当前市场最为关心的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以及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五大热点问题,均作出明确表态。午后A股市场三大股指应声反弹,周三至周五A股市场喜收3连阳。
具体看本周A股走势,上证指数一周跌1.77%,收报3251.07点;深证成指上涨0.95%,收报12328.65点;创业板指数上涨1.81%,收报2713.79点。
本周板块表现方面,受新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发布、5家中国药企获授权仿制口服新冠药等因素影响,新冠药、仿制药等概念表现强势。此外,电子身份证、绿色建筑等板块表现同样抢眼。
资金流向方面,本周电池板块获主力资金青睐,一周净流入63.8亿元,远远领先于其他板块,家电、农牧饲渔等板块则获得北向的垂青。
大盘触底反弹后,后市会走出怎样的走势?前期连跌背景下,有哪些板块和个股凸显出低估值机会?机构最新研判来了。
重点数据一览
热点复盘
【新冠药概念】
随着新版新冠诊疗方案的发布以及5家中国药企获得授权生产新冠仿制药,本周新冠药概念迎来一波行情,板块本周上涨4.97%。个股方面,中国医药一周上涨58.91%、诺泰生物上涨45.93%,入选生产新冠仿制药的复星医药则上涨17.95%。
华安证券指出,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专家共识》的发布对国内新冠防治工作起到了新的指导意义,无论中药、西药、上游产业链等,都迎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具体看,九洲药业、普洛药业、华海药业、新和成、雅本化学、美诺华、复星医药等值得关注。
方正证券认为,此次国际药品专利池授权地区并不包含中国,建议持续关注国内新冠药物研发及疫情防控产业链。具体到个股有MPP 获授权企业: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医药,九洲药业。上游产业链: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美诺华等。国内新冠治疗药物:君实生物,腾盛博药,先声药业,以岭药业等。
浙商证券则认为新冠特效药物使用范围放大的预期兑现, 重点推荐特效药国内供应链、自主可控药物公司。投资建议:一、受益特效药供应链:MPP 授权方面,推荐九洲药业、普洛药业、复星医药、华海药业等;CDMO 公司,推荐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② 国内自主可控药物公司:(1)化药:建议关注君实生物、前沿生物、众生药业、广生堂、云顶新耀、先声药业和歌礼制药等;(2)中和抗体:建议关注腾盛博药、君实生物;(3)中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康缘药业(热毒宁注射液)等。
【电子身份证】
受今年身份证要实现电子化消息影响,本周板块迎来逆势上涨,一周上涨9.67%,位居本周概念板块涨幅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该板块个股远程信息更是以67.89%的涨幅,成为本周A股个股涨幅榜冠军。南威软件以61.04%的涨幅,位居本周牛股第四。
机构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居住证、临时居住证、驾照、车辆登记信息等,这些关于个人信息的东西都是分散的,整理起来,极其麻烦又琐碎。电子证件可以将这些所有的个人信息集合到一起。目前我国电子身份证在局部试点已成熟推广,电子身份证有利于创新政务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光大证券建议关注 3 条投资线索:1)系统平台与建设,建议关注新大陆(与中盾安信共同开展基于二维码的身份证网上 功能凭证应用,已进入可信数字身份生态产业入围名单)、美亚柏科。2)识读设备与芯片,建议关注新大陆、民德电子。3)加密与签名服务等,建议关注吉 大正元(深耕身份认证与密码行业,已进入可信数字身份生态产业入围名单)、 数字认证。
【绿色建筑】
在本周的概念板块涨幅前十中,绿色建筑紧随电子身份证概念之后,以7.93%的周涨幅位居第二。浙江建投、晶雪节能、北玻股份、华蓝集团、建研设计分列个股涨幅前五。
消息面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3.5 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0.5 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 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等目标。
太平洋证券指出,随着《“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发布,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空间广阔。而在全球局势不明朗的背景下,基建产业链上下游整体估值偏低,且订单充裕,相对保障性较高,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因此建议持续关注。在下半年基建投资边际改善的预期下,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机会:关注低估值标的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主业稳健且具备矿产资源的基建领军企业:中国中冶。
华创证券建议重点关注装配式与BIPV两条高成长赛道。重点推荐四川路桥、苏文电能、中国建筑、东南网架、鸿路钢构、 亚厦股份,其他个股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建议关注华阳国际、 富煌钢构、精工钢构、东珠生态。
【锂电池】
3 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2022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将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开展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 升级方案研究和验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等系列标准修订发布。
相应地,电池板块同样迎来一波行情。个股方面,房地产企业宋都股份近日发布公告称,拟垫资16亿跨界强锂,引发市场热议,也引来了上交所的问询。不过,作为热门板块,锂电池板块近期的走势,以及相关个股还是招来了不少机构的关注。
浙商证券认为,国内锂电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增长。国内锂电设备大规模招标在即,持续看好锂电设备板块。重点推荐三条投资主线:1)宁德时代产业链。宁德时代率先于 2020 年启动扩产,相关设备公司充分受益。重点推荐先导智能、先惠技术、联赢激光,根据补充公告,先导智能有望取得宁德时代核心电芯生产设备 50%的份额。此外,关注震裕科技、斯莱克、赢合科技等。2)海外龙头锂电池产业链。重点推荐先导智能(配套大众、Northvolt), 持续推荐杭可科技,公司在 LG 等日韩系动力电池龙头份额达 50%以上。
而在多家锂电、光伏上市公司 2022 年 1-2 月经营数据高增背景下,华金证券重点推荐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华友钴业,建议积极关注:凯盛新材、壹石通、珠海冠宇、华阳股份、天奈科技、德方纳米。
【房地产】
上周,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针对当前市场最为关心的房地产企业五大热点问题均作出明确表态。财政部则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在相关因素影响下,本周房地产板块表现良好,板块一周上涨2.42%。
上海证券表示,多部委对房地产行业密集发声,稳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将对房企业务开展和商品房市场销售产生积极影响。短期内,信用环境仍需改善,资金面马太效应凸显,融资成本较低、拥有拿地优势的企业或将受益;中长期,具备融资、拿地优势的品牌房企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具备明显优势。相关标的:(1)融资成本低且能在一二线城市持续拿地的龙头房企,如保利发展等;(2)受“两集中”土地政策影响较小,拿地方式多元化的房企,如新城控股等。
后市配置
中航证券:市场正酝酿一波反弹行情
中航证券认为,本周市场出现几大积极信号:外部,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俄乌冲突局势正逐渐明朗化。内部,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在宏观经济、房地产、中概股、平台经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近期市场主要关切问题给与积极回应,进一步坚实了政策底。从目前情况来看,地产、消费类板块基本面短期内 仍将处于筑底阶段,但后续将有所恢复;新基建、老基建、制造业、低估值高分红等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建议关注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另外,投资者可基于中长期基本面逻辑来参与反弹,立足成长,耐心布局包括半导体、光伏、数字经济等高景气度成长股。
国泰君安:曙光初现,重归震荡
国泰君安表示,春天最终会到来,但是在信用宽松趋势明确之前,地缘政治、海外流动性收紧以及实物资 产通胀仍然会制约投资者的选择范围与风险偏好的改善。投资上重点应该聚焦于低风险特征股票,关注低估值与盈利改善的交集,行业选择的重点在于消费与周期板块。具体而言,方向有三:1)to G端 或公共投资方向:光伏、风电、电力运营、电网、建筑等;2)顺通胀方向:煤炭、化工资源品;3)困境反转与盈利确定性:生猪、白酒等。
国元证券:风险有所释缓,重拾信心
国元证券指出,展望后市,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近期风险逐渐释缓,官方发声维稳信心,积极因素有望主导市场短期修复上行。建议关注:其一,稳增长主线仍然值得选择:具体可能包括以“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向的风光储能项目等和数字经济方向的5G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等项目”为主的“新基建”,以及以“交运、水利、城建和部分地产产业链相关项目”为主的“传统基建”;其二,受益政策预期强化、流动性提升和市场波动加剧下低估值效应的金融板块有望受益;其三,科技成长整体还需流动性积累,但本次超跌存在反弹机会,关注情绪修复下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
国联证券:反弹买什么?
大盘触底反弹,国联证券给出了投资主线:一是一季报超预期行业和个股。其中业绩预告增速超50%主要集中在上游化工、有色以及成长板块中的电子、通信、计算机、国防军工和医药生物。二是超跌个股和相关行业机会。从估值水平来看,不少行业的PE中位值已经处于近十年历史最低5%分位水平,包括煤炭、石油石化、钢铁、轻工制造、纺织服饰等。
山西证券:中期反弹可期
山西证券认为,A股市场上半年主要还是结构性行情,甚至在中期反弹过后还会需要二次探底向下寻找支撑;下半年,待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发力,产业驱动从老经济转向新经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高增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估值消化后A股有望重回慢牛之路。行业配置方面,上半年业绩估值均面临压力,首选防御性品种,如低估值的银行保险、建筑和必选消费等。下半年重回成长,新经济有望发力,增配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大科技和国防军工等内生景气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