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激光电视:投影换块布,价格翻几番?
2022-08-30 11:35  浏览:112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褪去,市场的逐渐饱和,彩电行业的需求从刚需逐渐转变为替换需求。根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市场出货量达到4.4万台,同比下降3.6%,这是近两年来首次下降。相比量子点、OLED电视阵营,激光电视交出的成绩单与市场上对75吋高清大屏需求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强烈反差,显得有些“吃力”。

价格红利期褪去 难以吸引价格敏感用户

激光电视作为在行业开启大屏市场之争后的全新品类,通过投影成像原理,号称可以轻松实现百吋超大屏显示,带来影院级的沉浸体验,一度被看作是用户大屏换代的首选产品。然而伴随着近年来75吋以上的液晶电视技术的日渐成熟,激光电视引以为傲的价格优势逐渐褪去,这成为激光电视销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较于液晶电视全面实现国产化,激光电视的主要核心零部件DMD芯片、激光器、光机以及抗光幕还是“依赖于别人供给”,DMD芯片被TI垄断、激光器基本来源于日本日亚、抗光幕也在少数几个厂商手里把控,此外成本最大的光机还存在着专利垄断。尽管新一代激光光源和激光芯片,在发光效率上提升、在产品成本上下降,导致激光电视亮度进步15%以上,体积缩小3成,散热系统要求降低2成。这大幅改变了产品的成本构成,使得激光电视逐渐进入万元时代,但是降价幅度依旧不及液晶电视。

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激光电视市场分析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激光电视终端零售的平均价格为1.4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4%。虽然价格有所下调,但1万+的售价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依旧不是一笔小数目。

强光下显示能力亟待加强 表现力仍有一定差距

相对于高高在上的价格,激光电视的产品表现力距离同等级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

激光电视脱胎于投影技术,通过反射式超短焦投影机搭配幕布打造的智能电视观影系统。对投影仪成像系统而言,影响最大的就是环境光,如果环境光非常亮,投影仪成像就会受到影响。同理,如果激光电视的观影环境复杂,光线较强,那么激光电视带来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为了对抗这种干扰,用户必须买一片抗光幕,目前主要有菲涅尔幕和黑栅两种类型,一块好的抗光幕,价格不菲。

就算在环境光干扰不强烈的情况下,激光电视画面所呈现出的色彩、饱和度、清晰度、对比度和液晶电视也是存在差距的。以分辨率为例,当前4K激光电视大多数采用的是DLP XPR抖动技术,可以通俗理解为搭载0.47DMD显示芯片的激光电视,实际上用1080P的分辨率去“抖动刷新”出4K,而搭载0.66DMD显示芯片的,就是在用2K抖出4K。

这样的产品表现力将会极大地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如此看来。激光电视的产品表现力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标价悬殊 中高低端产品定价不合理

激光电视价格的差异主要来自成本的高低。一般来说,不同尺寸激光电视的价格差距主要来自于配置的不同。一般来说,越是高端的激光电视,在亮度、分辨率、色彩表现力、激光器寿命方面相对会更出众一些,以满足消费者对高端电视的需要。

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说,不同尺寸的激光电视只需经过包括调整投影距离等在内的操作来实现。而不少厂家为了不影响高端产品的定价和销售,严格要求用户在安装和调整都必须联系售后进行调整,并且在内部设置上也锁死了投影距离,也确保用户不会选择私自“升级”激光电视。

那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仅需更换投影屏幕等操作,就可以让75吋的激光电视达到100吋乃至更大尺寸的显示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相比之下高尺寸激光电视在性价比方面就显得不尽如人意,配置上的差距并不能匹配动辄数倍的价格差距。

如今电视行业从蓝海变为红海,从增量市场转变到存量市场,不难看出未来将会是一个更加卷的行业,而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对大屏电视极致画质的持续追求,各大激光电视厂商必须加速技术升级,通过技术升级来满足用户对“好”的要求。换句话说,激光电视要走进千家万户,技术创新是唯一出路。

 

【广告】

发布人:e82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