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学说在当时可谓标新立异,有很多人追随他,也有不少人反对他,但意见不同,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王阳明在积极网罗同志和门人的同时,也与反对派保持友好的相互往来。
汪循(字进之,号仁峰,徽州休宁人),弘治九年(1496年)登进士,为人刚直不阿,为刘瑾所不容。汪循有志于圣学,常与庄昶(字孔暘,号木斋,定山先生)、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程敏政(字克勤,号篁墩)等人切磋,造诣深厚,识见宏廓。
他十分推崇宋儒的学问,但认为后人把这本经念歪了。其族弟汪尚和是王阳明在南都的弟子,汪尚和归省,向族兄极力推崇王阳明。于是正德十一年正月间,他给王阳明写了一封信。
他认为学风不正表现在,务记览,工文辞,以钓声名、取利禄,以致陷溺本心。
后人不识圣学本来面目的原因有三,一是专谈性命的学者,把心与行视为两件事,以至文人无行;二是讲究行为的学者,不能追本溯源,以至不学无术;三是沉迷于训诂注述,画蛇添足。
有鉴于此,汪循竭力宣扬自己对圣学的真知灼见,但是竟没有知己呼应。学问之风如此,令他心灰意冷,于是于正德元年辞官归隐,在仁峰山下,结庐自修。
汪循自汪尚和处得知,王阳明宣扬称,圣道可行,而且可学,大为振奋,对王阳明的勇气大加赞赏,称“廊庙有人,吾道其不孤,生民其无忧矣”。汪循便请汪尚和带上这封信,恭请王阳明为自己的“仁峰精舍”作一篇记文。
王阳明回信说愧不敢当,作记之事,于事无补,不足以求正道,他认为汪循的见解痛快淋漓,自己非常赞同,他日一定前往仁峰精舍,当面请教。
二月,王阳明与南京户部尚书邓庠(字宗周,号东溪,宜章人)游清凉山。三月,又与邓庠、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太常寺卿)、刘干(字克柔,号毅斋,尚宝司卿)游牛首山,相互咏诗唱和。
刘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自己入学、中举和入仕时出生的,故取名甫学、甫登和甫政。
刘干请王阳明为儿子们取冠字,王阳明建议,甫学字成,甫登字渐,甫政字正。成,治学有始有终;渐,不要急于求成,学成而事举业,举业须一步一步走,登高必自卑;正,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