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适老化改造之路如何更平顺
2024-12-05 12:43  浏览:64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评论

适老化改造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福祉的重要政策,近年来频繁进入公众视野。日前,民政部、商务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地方将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重点支持范围。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发布适老化改造消费提升相关活动细则。

这项政策承载着巨大的社会期待。然而,其在推广过程中尚存在重重困难。

适老化改造的初衷是解决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隐患与不便,但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这一政策不以为意。从表面上看,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目前尚无迫切需求;从深层次分析,反映的是老年群体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复杂性。

许多老年人对生活风险的认知有限。他们通常认为,“自己还能动”“家里住得挺好”,因此对跌倒、滑倒等隐患缺乏足够的警觉性。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低估未来的不确定性,高估当前的应对能力。这使得即使面对免费的改造机会,他们也可能选择“等等看”。

另外,老年人传统的消费习惯也限制了适老化改造的推进。勤俭节约的观念让他们难以接受为“非必需品”支付费用,即使这项改造可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居家安全与生活便利。同时,老年人对家庭资源的分配有着特殊的考虑,他们更愿意为子女的需求“买单”,而不愿为自己进行“无形”的投资。

即使老年人有改造的需求,许多家庭也会因对适老化改造的流程感到陌生,或者认为手续烦琐,打消尝试的念头。此外,不同地区的政策执行力度差异较大,也是制约适老化改造推进的现实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适老化改造的补贴力度和覆盖范围都相对较高;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资源有限,适老化改造的推进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区域间的不均衡性,让老年群体对政策的获得感差异较大。

因此,政府、社区和媒体应联合起来,通过真实案例和情感触动,引导老年人及其家庭认识到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比如,可以通过老年人跌倒受伤的案例,强调改造对预防生活风险的作用,让改造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另外,企业和社区可以尝试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评估、设计、施工和后续维护等,让老年人感受到服务的便利性,减少适老化改造带来的心理和生活负担。

适老化改造不仅是对房屋环境的调整,更是对社会养老体系的全面补充。它体现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也预示着未来居家养老模式的方向。然而,要让这项政策从愿景走向现实,仍需持续的政策创新、市场激励和观念引导。唯有如此,这条面向老龄社会的“改造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尤颖康

策划:郑颖璠

编辑:尤颖康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FSZ6TK9】获取授权


发布人:1574****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