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较上年增长2.1%至518万户
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2.5%至211万户
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3.5%至13.8万户
中国财富家庭拥有的总财富达16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是全年GDP总量的1.4倍。其中,可投资资产达67万亿元,占总财富四成
中国未来10年将有19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未来20年将有51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未来30年将有98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
全球权威高净值人群研究机构
胡润研究院连续第14年发布《胡润财富报告》
(2023年3月10日,山东青岛)胡润研究院携手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今日联合发布《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Yi Tsai · Hurun Wealth Report 2022)。报告揭示了目前中国财富家庭数量、地域分布情况以及人群画像。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14年发布“胡润财富报告”。报告除了公布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千万人民币、亿元人民币和3000万美元总财富的家庭数量之外,也公布了拥有600万人民币、千万人民币、亿元人民币和30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
2021年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过渡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强劲。2022年疫情卷土重来,加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给正在恢复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冲击,也给许多财富人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中国财富人群在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上仍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也为财富管理机构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专项调研持续追踪中国财富人群投资理念、需求和行为的变化趋势,同时着重观察了财富人群的基金投资现状及需求。疫情叠加宏观环境因素影响下,现阶段财富人群更倾向于重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在资产配置上注重多元化,与值得信赖的财富管理合作伙伴共同采取行动,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在非金融服务领域,围绕中国财富群体生态圈,报告探索了金融机构多维度衍生服务的新兴趋势和可行方向。财富人群作为创新生活方式的引领者,愈发注重知识整合、兴趣投资、身心健康管理等,与此相关联的衍生服务热度攀升。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胡润财富报告”包括“4X2”,即分为四个资产阶段:600万人民币‘富裕家庭’、千万人民币‘高净值家庭’、亿元人民币‘超高净值家庭’和3000万美元‘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每个阶段又分总财富和可投资资产,并且覆盖中国近100个省市。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总财富代表这些人的信心,是消费品品牌最感兴趣的,而可投资资产是金融机构最感兴趣的。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2021年,中国富裕家庭数量增加10万户,增长率2%,其中增加最多的是上海、北京、广东和浙江,占全国增加总数的六成。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的推动,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房住不炒’政策之下,国内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步伐放缓,但豪宅市场火热。单价15万元以上的豪宅成交量翻了一倍,分布在上海、苏州、北京、深圳和广州。另一方面,国内股市也带动了富裕家庭数量的增长。疫情冲击、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对于金融投资来说压力较大,然而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还是上涨了5%和3%,创业板上涨了12%。”
“中国富裕家庭最集中的前30名城市,占全国富裕家庭总数的68%。北京全国第一,在前30名城市中,其他北方城市还有天津、大连、青岛、徐州和沈阳。目前中国高净值家庭最集中的城市呈现‘3+2+2’格局,前三大是北京、上海和香港,其次是深圳和广州,再次是杭州和宁波。”
“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复苏。202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增长31%,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达到4700亿元,同比增长36%,是疫情暴发之前2019年的两倍多,根据贝恩公司的报告。2021年中国纯艺术拍卖成交额上扬43%,达59亿美元,超越美国57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和Artprice的报告。”
“很高兴与青岛意才基金第二次合作,联合发布《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希望通过这些研究结果能给投资者们带来一些启发。”胡润补充。
中国财富家庭规模
截至2022年1月1日,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已经达到518万户,比上年增加10万户,增长率为2.1%,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186万户,增长率为1.9%;拥有千万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11万户,比上年增加5万户,增加2.5%,其中拥有千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11万户,增长率为1.3%;拥有亿元人民币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3.8万户,比上年增加4,600户,增加3.5%,其中拥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8.2万户,增长率为3.7%;拥有3000万美元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9.2万户,比上年增加3,600户,增加4.1%,其中拥有30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5.8万户,增长率为3%。
中国内地拥有600万人民币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已经达到416万户,比上年增加9万户,增长率为2.2%,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150万户;拥有千万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71万户,比上年增加5万户,增加2.6%,其中拥有千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90.7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1.6万户,比上年增加4,000户,增加3.6%,其中拥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6.9万户;拥有3000万美元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7.7万户,比上年增加3,200户,增加4.3%,其中拥有30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4.9万户。
报告其他发现
1. 投资心态“审慎乐观”,顾虑更多来自于外源因素
本年度财富人群投资状态的整体焦虑程度为6.9分,其中高分段(7/8/9分)人群占据六成。从影响投资的外部因素来看,国际经济形势(经济周期、美联储动作等)被财富人群视作对自身投资影响最大的因素(60%),其次是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周期、通胀压力等)(51%)以及全球政治局势(47%)。
2. 危中寻机,常态化疫情萌生投资新机遇
从投资角度看,疫情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从疫情防护、检测到治疗,新冠产业链的重心与疫情变化和防控策略息息相关,疫情的反复及不确定性持续驱动着市场强需求。
从投资心态上看,四成以上财富人群(43%)表示“更积极”,接近上年比例(47%),他们认为危中有机,投资好机会、新机会不断涌现。从资产水平来看,家庭净资产5000万以上的财富人群寻找新投资途径、新赛道的心情相对“更急切”(20%)。
3. 咨询规划类衍生服务成新式刚需;艺术结合投资或是衍生服务潜力方向
咨询规划类(43%)成为最受财富人群欢迎的金融机构衍生服务板块,法律咨询、保险规划、税务规划等需求显著。尤其针对于民营企业主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税务风险评估、规章制度完善、产业资源对接等服务需求,咨询规划类衍生服务有助于为客户解决痛点问题。
文化艺术类衍生服务类型上,艺术品投资与收藏渠道咨询(52%)和艺术收藏品财产规划(49%)受到瞩目,艺术品与金融投资的结合或将成为衍生服务的潜在机会方向。
4. 后疫情期待聚焦身心健康管理
后疫情时代,财富人群对于身心健康状况、个体生活质量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居家健康管理咨询(38%)、专家电话问诊(32%)、情绪调节与心理疏导(32%)等身心健康管理类衍生服务需求超过体检类(17%)和挂号、会诊等就医安排类服务(25%)。
5. 衍生服务走进直播间,直播节目助力数字营销
在疫情的催化下,网络用户规模迅速上升,直播成为了特殊时期乃至后疫情时代最受关注的营销方式。随着“直播热”蔓延至金融业,从PC端到移动端,金融机构与线上直播的情缘日益加深。
直播内容选题上,“投资答疑”(44%)、“大咖对谈”(43%)和“时政解读”(37%)获得最高选。同时,“情感心理”(30%)和“养生健康”(28%)具备可观受众,活跃人群的话题期待正朝着教育、健康、文化、情感等多样化领域渗透。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环节,蒋百德、胡润以及青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王茜就如何分散投资风险,选择合适的理财投资标的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来源:胡润财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