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财经作家王万军:以“个人经济体”重构个体创业者心灵家园
2023-02-15 17:59  浏览:11851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新春开工以来,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组织的畅销图书直播活动正在热烈举行。

这场名为“读好书 促发展”的活动,是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邀请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知名人士围绕其著作展开讨论,并做全网直播,引发强烈反响。活动将持续到2月底。

近日,财经作家、《个人经济体》作者王万军做客直播室,就“个体创业者受害者心理”、如何利用“个人经济体”重构个体创业者心灵家园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个人经济体》一书作者王万军做客广东经济出版社直播室,参加“读好书 促发展”读书直播活动。

《个人经济体》有利于转换社会就业观念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您出版的新书《个人经济体》最近特别火,许多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许多人把这本书作为就业创业的必读书,认为对于转变就业创业观念非常有帮助。您能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吗?

王万军:谢谢您的鼓励。我们在年前出版了这本《个人经济体——如何抓住时代红利,成就个人财富人生》,我们通过解读罗振宇、樊登、小杨哥等十几位创业者的成功经验,以及两度登上福布斯的世界初代网红Chiara Ferragni的经验、甚至还有元宇宙时代创业者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就业创业,既不像“个体户”或“个体经济”,也不像企业,我们把它称之为“个人经济体”现象,并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环境的研究,从底层逻辑分析了这个时代的红利,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个人经济体”的系统化理论,确实引发了一些反响,也引起了一些老师的关注。

著名财经人文观察家秦朔老师就把个人经济体评价为是“既是新经济又是新文化现象”。

这几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经济学家、社会学者甚至政府、高校以及家长和个人都在寻找更多的就业途径,这本书传递的新的就业观念,以及对社会红利的底层逻辑解读、对成功者的经验解构等,可能是吸引大家最大的原因。

个体创业最大的敌人是“受害者心理”

主持人:我发现,“个人经济体”其实都是个体创业,而个体创业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为什么一个老话题会引发这么多的关注?

王万军:你说的对,个体创业确实是一个老话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个体创业的道路,但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但又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个体创业受害者心理”。

所谓“受害者心理”,就是某些时候,觉得自己无辜地受到伤害或不公平对待,从而陷入委屈难过、自怨自艾的状态,寻求同情与安慰。心理学将这种心态,称之为“受害者心理”。

我说的“个体创业的受害者心理”,就是许多人尽管走上了个体创业的道路,但总觉得自己是因为找不到单位上班,又没资金资源开公司做老板,而是无奈的选择,认为自己是被迫走上了个体创业的道路,不但自己瞧不起自己,还总觉得被别人歧视。

这是个体创业者的潜意识。别看有的人白天激情万丈,但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受害者心理便会浮现出来,并噬咬着他的内心,让他夜不能寐、非常痛苦。

创业需要激情,但受害者心理会让创业者处于拉锯状态,尤其是在创业不顺的时候,让人在“继续创业”还是“找单位上班”之间来回撕扯。这会严重影响创业者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很多个体创业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体创业的受害者心理”。

我们写这本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消除这种受害者心理,对冲负能量,帮助个体创业者重构心灵家园。很高兴的是,我们通过深入研究,找到了消除这种受害者的底层逻辑,也让很多读者不但如释重负,而且找到了方向和信心。

社会红利底层逻辑改变有利于改变受害者心理

主持人:个体创业其实是很有勇气的事情,而去单位上班反而显得普通,为什么反而会有“个体创业受害者心理”呢?

王万军:你说的只是表象。但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却并不是这样。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便变成了人的潜意识。

因为在国人内心,只有去单位上班,或者你自己开公司做老板,才是正道,否则叫“不务正业”。最典型的是《明朝的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他当时版税都拿到4000多万元,却还在顺德一个海关做一个小公务员。中央电视台问他为什么还天天去上班?他回答说:“我妈说了,人要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他妈妈的这句话”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想法。

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又没有资本开公司做老板,这时候怎么办?他们还是会一直努力去应聘,或者托关系找单位上班,甚至不惜冒险,投入资金开公司做老板。

明明知道做主播带货或知识付费或从事社交商业等都可以解决工作问题,但觉得这是“不务正业”而不愿意去做。或者想去但害怕别人瞧不起而不愿去做。

还有一种情况是,既是走上了个体创业的道路,也觉得这是无奈之举,从而有一种“受害者心理”,沮丧、悲观、埋怨,甚至根本就是骑驴找马,期待有一天能去单位上班。

主持人:我们要与时俱进,这个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否适应现在这个社会呢?

王万军:在很多年前,去单位上班自然是最佳选择,现在去上班也挺好,能开公司做老板更好。但如果你只能选择个体创业,是不是真的就不堪呢?

恰恰相反,要恭喜你,你已经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踩准了时代脉搏,甚至站在浪潮之巅。若干年后,你会发现,那些还在苦苦寻求单位上班的人,会羡慕你今天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产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将这种生产关系描述为从市场资本主义向协同共享社会转变。

在市场资本主义时代,依赖的是金融资本开展社会化大生产,通过金融资本购买土地、建设厂房、雇佣大批人员、采购大批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和销售,并解决售后服务和物流问题等。人只有依赖单位才能参与社会化大生产。这时候就是“单位+员工”的模式。

协同共享时代,人们不再依赖金融资本,而是可以做到以个人为中心,借助各种平台,利用现代互联网通讯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去链接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全产业链资源,不再追求拥有,而只需通过协同共享获得资源的使用权。因为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获取这些资源的边际成本正在逐渐降低,甚至趋近于零。这就让每个人能成为生产的中心并无限大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这时候就是“平台+个人经济体”模式。

主持人:这种对社会关系变化的洞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发?

王万军:我认为,这种洞察揭示了时代红利的底层逻辑。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红利。里夫金对社会关系变革的洞察,就解释了这个时代红利的底层逻辑,那就是,协同共享社会为个体创业和个人经济体崛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个人不再需要依赖金融资本,只要学会利用现代手段尤其是智能化和数字化手段去做链接,就可以成为个人经济体,甚至创造出庞大的经济体。

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会,2022年即使空无一人,也创造了4300万的收益,其中赞助就达到3300万元。2018年到2022年上半年,创造了2.08亿元的收益。这完全是因为罗振宇个人的链接。如果罗胖不干,换了谁都没用,就像罗辑思维,他宣布不干了,十年之久的罗辑思维当天挂掉。这就是个人经济体现象。

个人经济体早已存在。樊登,三年赚50亿;罗振宇身价33亿元,吴晓波身价20亿元,李善友年入3亿。

除了知识付费大咖,直播带货领域更是英雄辈出。大家熟知的薇娅、李家琦,2021年双十一两人带货量,就超过了1400加上市公司全年销售额。李子柒、辛巴、小杨哥等,都为大家熟知。

其实,在各行各业,都涌现了许多个人经济体。跨境电商、小红书、喜马拉雅以及社交商业行业,其头部个人经济体都有庞大的体量。早年的美国安利系统领导 人耶格,其实也是个人经济体中的佼佼者。因为起影响力巨大,他甚至举行过72000人的单场演讲会,并且之后在美国再也找不到一个场馆能容纳耶格单场观众人数,规模远超当今的罗振宇。

重塑个体创业心灵家园的五种启发

主持人:那究竟什么是个人经济体呢?

王万军:个人经济体其实是套用了“经济体”的概念。经济体(economy)是一个有高度共识的概念,是指对某个区域的经济组成进行统称和划分。我们发现,现在的个人的经济价值,早已超越了个体,而是也就是以“个人”为中心,通过协同共享模式链接生产所需的全产业链社会资源,所形成的经济组成部分的统称。“经济体”既不是一个地区,也不是一个平台,而是切切实实围绕一个“个人”。

主持人:看来个人经济体其实才是吻合社会发展趋势。明白了这个道理,会不再沉入到拉锯撕扯的状态。您能概况一下,如何利用《个人经济体》重构个体创业的心灵家园呢?

王万军:《个人经济体》一书,希望给个体创业者,也就是选择当个人经济体的人们五种启示:

第一、帮助就业者找到就业创业的新方向

明白了底层逻辑,了解到这个时代红利的底层逻辑非常适合个人经济体,那么成为个人经济体不失为个人就业创业的新方向。

第二、改变受害者心理,帮助树立自信

《个人经济体》对社会结构变化的解构,展示了社会红利的底层逻辑,这个时代给了做个人经济体先天的条件和优厚的时代红利。现在做个人经济体,其实是占据了先发优势,甚至是站在了浪潮之巅。那些在单位上班的人,越来越多的人会被裁员,他们许多人也只能走个体创业之路。

第二、提升格局,带来希望和梦想

之前个人哪怕不去单位上班而选择自主择业,但又无实力开公司创业,不管是灵活用工、自由职业还是个体户,其实都是只能解决简单的就业、简单的收入或做一个产业链中一两个环节。如果树立了个人经济体,哪怕从小做起,但明白了通过个人利用协同共享模式,可以做到全产业链的链接,并且边际成本非常低廉,那么可以放大格局,拥有无限的希望和梦想。

第三、打造新社会身份,获得社会认同感

各行各业均存在个人经济体,但每个行业都有一个成为,例如网约车司机、带货主播、自媒体人、微商、直销员、“卖保险的”等等。部分超级网红例如樊登、罗振宇、李子柒、李家琦等自然获得了鲜花掌声,但小主播、微商、直销员、保险员等却受到社会歧视,并引发自卑。其实,他们和罗振宇、樊登等一样,都是“个人经济体”,做的是同样的事情、拥有的是同一种社会身份,面临的是同一份社会红利,理论上都可以做成超级个人经济体。

我们希望个人不要自卑,社会也不要歧视,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认同感。

第四、激发潜能,更具创造力

去掉受害者心理,拥有好的社会认同,提升了格局,拥有无限希望和梦想,将会激发个人潜能,更具创造力,也更容易成功。

第五、释放社会就业压力,舒缓社会焦虑

毋庸置疑,就业压力将居高不下。去单位上班的空间一直会收到压缩,而时代的不确定性让创业成本和风险推高。社会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激烈的竞争又带来社会焦虑。个人经济体打开了就业创业的第三条带路,可以释放社会就业压力,舒缓社会就业创业焦虑。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幸福感大有裨益。

(《个人经济体:如何抓住时代红利,成就个人财富人生》首次构建了个人经济体的理论体系,从时代红利的底层逻辑出发,解构了个人经济体时代产生的社会背景、个人经济体的创业模式、平台经济如何赋能个人经济体、以及个人经济体的社会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探讨,受到国家发改委前副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和著名财经人文观察家秦朔等推荐,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今就业创业必读书籍,“个人经济体”也被誉为就业创业的“第三条道路”。该书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万军、罗叔、彭甜甜。)


【广告】

发布人:4c7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