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染指于鼎
2024-11-11 18:23  浏览:58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姬姓郑氏名夷,号灵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第十二任国君,为郑穆公之子,故名公子夷,为郑襄公的兄长。公元前606年冬10月,郑穆公去世,公子夷即位,于公元前605年夏,灵公因为开玩笑开过头,而被属下所杀,在位不足一年,谥号灵,故称郑灵公。

本该一言九鼎的君主,做事常常随性而为,说话也不经大脑,张口就来,从不在意他这样率性而好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情绪一上来就随便拿别人开涮。如果涮的是平头老百姓就算了,大概也奈何不了他,如果涮的是一位有权有势自尊心又高的人,那会有什么结果呢?也许他觉得自己出身尊贵,位高权重,享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即使玩了谁的难堪,也该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吧。

但是,在春秋这样一个礼崩乐坏,上下失序,纲纪废坠的乱七八糟的时代,许多的君主并不能左右臣子,而许多臣子也并不愚忠于君。君臣之间因为一点小矛盾便有可能互相杀伐,这样的事,属于那个朝代的普遍乱象。诱因可能是一句戏言,一个疏忽,一点误会,或者仅只一块儿羊肉,一碗甲鱼汤。然而,就是这么些鸡毛蒜皮子的事,最终却可能酿成流血政变,影响一个诸候国的稳定和兴衰。

公元前606年冬天,有周厉王之子姬友建立的郑国,迎来了它的第十位第十二任君主姬夷。即郑灵公。比及郑穆公南征北战,远交近攻,以不懈的努力维护郑国的安全与稳定,郑灵公可谓郑国历史上轻轻描过的一抹败笔。

话说郑灵公手下有两位臣子,都是他没有出五服的叔叔。一位是公子宋(子公),一位是公子归生(子家)。

公子宋酷爱吃喝,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具有一个特异功能——总能预先感知到美食的出现。

也许是同根同源,基因中总留存些相似之处,郑灵公也是以吃喝为乐事,连楚国的渔夫都知道他这点儿喜好。

有一天,楚国的渔夫在河里打鱼时捉到了一只大鼋,这只大个头的鼋,像小磨盘一样,上称一称,重达一百多斤。这么大的大鼋在湖泽广布的楚地,也许是寻常见的。但在北方的郑地,郑灵公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庞大的河鲜,他大喜过望,当即重金赏赐渔夫。

渔夫前脚走,他就开始寻思,这么大一只鼋,自己也吃不完啊。就随口问身边一位谋士,这只大鼋怎么才能物尽其用呀?

谋士给他出主意,你看啊,先王(郑穆公兰)能争善战,远交近攻,是出了名的贤明,他现在薨了,多少人都还在赞扬他。主公,你刚坐上君位,多亏了大夫聊家们的支持,你以后还得靠他们继续支持拥护不是。所以,你得跟他们混熟了,有啥好处,时不时分他们一点,这样,你的位置才坐得稳。

灵公觉得有他说的有道理,就问,你说分他们什么好呢?谋土说,眼下不是现成的吗,不如将这只大鼋炖成汤,召大夫、卿士们来,把鼋羹分于他们一起享用,这可以表明你体恤下属的心,愿意与他们同甘共苦,这样是不是就把关系拉近了呢?

郑灵公一听,赞叹,妙啊。于是就吩咐厨房里做菜最拿手的大厨师宰杀大鼋,调味烹饪,自己华衣加身准备停当,只等和群臣分汤吃肉。

这时,宫外并肩走来两兄弟。一位是公子宋,另一位是公子归生。两人一边走,一边谈论城里哪家传舍(饭店)做的鱼肉味美汤鲜,哪家的鸡肉色香味俱全……公子归生说,城东那家新来一位名厨,改日我带你尝尝。公子宋喜笑颜开地说,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咱们一会儿拜见过君上,就直接去……

公子宋突然不说话了,他缓缓举起自己的手指给公子归生看。公子归生看到好兄弟的食指头痉挛似地不停抽动,就不以为然地说,有什么好奇怪的,不就是抽筋了吗?

公子宋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神秘却得意的笑,兄弟,你信不信,今天有好吃的了?

公子归生摇摇头,取笑他说,果然是吃货,我刚一谈到城东那家传舍,你就把手指跳动和美食联系在一起了。

公子宋却说,你还别不信,我这么说因为我有这个经验,我的手指每次抖动,都预示着美食当前,比如前次出使晋国吃石花鱼,后来出使楚国吃天鹅肉和合欢橘,数次应验。就是不知道今天会吃到什么样的美味。

公子归生半信半疑。两人说话间已经进了宫门。远远看到大厨师正在指挥一帮人宰杀一只磨盘大的老鳖 ,还听到两过路过的待卫正谈论着君上今天要与群臣共享鼋汤的事儿。公子宋不由得咧开了嘴巴,露出满口白牙朝归生得意一笑,低声说,我刚才怎么说来着?

归生颇为吃惊,朝公子宋竖起大拇指,说,兄弟,你还真神呐!凭你这灵敏的感知能力,可以兼职太史令了!

公子宋摇摇头,又竖起自己刚才抽动的食指说,我只对美味感兴趣,它只用告诉我不错过每一顿美食就够了。

郑灵公在大殿上,看见两位叔叔嘀嘀咕咕地走进来,还一脸神秘的笑。就叫住两个人问,有啥好事儿啊,这么开心,说来听听,让寡人也高兴高兴。

于是,公子归生就把刚才的事儿,原原本本地讲给灵公听。郑灵公转向公子宋,问,真有此事,公子宋点点头,自豪地说,回君上,确有此事。

灵公见公子宋一脸自得,迷样儿自信,下意识地生出逆反之心,心说,我作为一国之君,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分配自己的东西,你的一根指头跳动又说明得了什么呢!我今天就让你看看,到底是你的手指头灵验,还是作为君王我的金口玉言灵验?他的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浅笑。

鼋汤煮好后,郑灵公吩咐内侍召集诸卿士入席。

正式开宴的时候,厨师先为灵公端上鳖汤,灵公用筷子夹起鼋肉放进嘴里咀嚼片刻,满意地点点头,再用银勺舀一口汤尝了尝,接着连连赞叹,嗯——真是人间美味呀。

郑灵公招呼厨师,赶紧给我在座的爱聊们赐鼋汤一碗,筷子一双,银勺一把。厨师听从吩咐,将羹汤鼋肉分为若干份儿。只是今天上汤的次序有些奇怪,一改往日由首到尾的顺序,是从末尾的席位开始,依次分放。谁知,恰好到首席和次席大臣的时候,分配鼋汤的厨师禀告说,羹汤就只剩最后一碗了,请问主公应该赐与那位大人?

灵公瞥了一眼公子宋,毫不犹豫地说,赐给子家(归生)吧。

公子归生,坐在首席,公子宋坐在次席。公子宋眼巴巴地看着厨师手端鲜香扑鼻的羹汤,隔过自己,将鳖汤放在归生面前。他的脸色由红变白,又有白变青,再涨得紫红,窘得简直无地自容。

这时,灵公哈哈大笑,说,爱聊们都能品尝到鼋汤,偏偏没有子公的份儿。这是不是证明子公今天不应该吃呀?他刚才还告诉我,他的手指只要一颤动,就有美味享用,看来,这个说法并不靠谱嘛?

席上的大臣们看着眼前一幕,颇感意外,但也都不敢应声。

鳖汤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公子宋环顾四周,见有人沉默不语装作什么也没听见,有人一脸惊异地望向他,还有人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什么,甚至看到一位平时与他不合的公子嘴角压不住的轻蔑与讥笑……尴尬屈辱的滋味充满了内心。他压抑住心中的怨怒,抬起头向郑灵公投去探询的目光,正迎上郑灵公挑衅的神情。

他不由得想起刚才那一幕,就在厨师为大家分羹汤的时候。灵公先跟自己的贴身侍卫耳语一番,贴身侍卫又马上跑去跟厨师耳语一阵,更加确信这是郑灵公刻意为之,他下意识地掐着那只常常因为能预知美食而激动得颤抖的指头。

郑灵公见公子宋一副窘态,越发嚣张,他放声招呼满殿臣下,今日寡人得大鼋一只,不敢独享,特邀爱卿们一起品尝。来来来,都赶紧趁热喝,凉了味道就不好了。

这话在公子宋听来无比讽刺,他虽为臣子,但毕竟也是王室出身,平时在人前都是高高在上的,如今却被君上故意忽略,他怎么受得了如此羞辱。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只见他噌的一声站起来,握紧拳头三步并作两步走近郑灵公面前的案几,伸出那只聪明的手指头,插进郑灵公盛着鳖汤的鼎里,蘸了一下,放进嘴里舔舔,吧唧吧唧几下,说了一句,真是美味呀。还没等郑灵公反应过来,公子宋己愤然昂首而走,留下其他的公族则面面相觑。

郑灵公目瞪口呆地望着被自己捉弄的公子宋走出大殿。回过神来的郑灵公,觉得自己作为高高在上的君主,竟然被自己的臣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甩脸子,哪能咽得下这口气,这不是目无纲纪,摆明了挑战自己的君权威仪吗?

他一脸怒气,将筷子砰地摔在地上。其他大臣也都识趣地放下碗。

大夫公子归生为了替兄弟开罪,赶紧跪地向灵公解释,子公平时深得君上偏爱,也不过是借着开玩笑,沾些君上的恩惠。又怎么可能对君王无礼呢?还望君上能原谅他的冒失。其他人也赶紧起身离席,跪在地上,和公子归生一起为公子宋求情。

感觉出丑的郑灵公恨得牙根直痒痒,根本听不进去公子归生的话,一场好好的君臣盛宴就这么被破坏了。

当天出了大殿,公子归生径直去找公子宋,告诉他郑灵公发怒的事儿,提醒他第二天入朝一定要低头赔罪。公子宋拒绝,说,是主公有错在先,他当着那么多人玩我难堪,让我下不来台,他不为自己的行为反思,为什么要先向他赔礼道歉?

归生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说,君尊臣卑,理应臣子先低头认错才对。

第二天,公子归生约公子宋一同入朝,归生一路提醒公子宋,要记得向郑灵公当面谢罪。公公子宋随班行礼,并没有为昨天的失礼向郑灵公表示悔过之意,归生不停地向公子宋使眼色,公子宋都装作没看见。担心郑灵公不肯原谅公子宋,他为了替公子宋开罪,就对郑灵公说,子公(公子宋)害怕君上因为他的失礼责备他,所以心里有话不敢说。还希望君上大人不计小人过。

郑灵公瞟了一眼公子宋,并未见他有丝毫梅意。郑灵公便冷冷地说,寡人开个玩笑,恐怕已经得罪子公,他心里记下仇了,怎么可能是因为怕我的原因。说完拂袖离开。

郑灵公为公子宋不肯为忤逆自己的事赔礼道歉,越想越生气,他挥动衣袖,连说,太无礼,太无礼了!这是仗着叔叔的身份,完全不把寡人放在眼里呀!我若不杀了他,以后该怎么服众?他的贴身谋士听了,赶紧劝道,君上万万不可,为这么一口王八汤,杀死为自己出谋划策的臣子,这要传出去,其他臣子该怎么看您呢?

郑灵公这时候气已经消了,就说,我也就是气头上说的话,没有当真。

郑灵公自己虽然放出狠话,但他说过之后很快就忘了。谁知,他那段儿泄愤的话,很快传到了公子宋的耳朵里。明白得罪了君主的公子宋,担心郑灵公有一天真会杀了自己,于是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与其坐而等死,不如先下手为强,干脆除了这个隐患。公子宋约见好兄弟公子归生,商量说,主公无道,早晚殃及社稷百姓,不如咱们一起杀了他,扶持你的好兄弟子良(公子去疾)为君。

归生一听吓坏了,直言,耕牛衰老生病,还不忍心杀掉,何况一国之君,怎么可以说杀就杀。况且,弑君是犯上作乱的大罪,必然不是你我担得起的重责。一则引起国家动荡,二则你我可能会被世人唾弃。不干,不干!

公子宋看公子归生不肯答应,又怕他为邀功会向郑灵公泄密。于是,公子宋恶人先告状,悄悄求见郑灵公,说公子归生因为在大棘之战中俘虏宋国大夫华元有功,却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一直暗暗怀恨在心。这次看到君上在大殿上没赏赐我喝王八汤,以为我会和他一样鼠肚鸡肠,就一直拉拢我造反。你想啊,我是你的叔辈,又一直对你忠心耿耿,我怎么可能答应他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这不,他刚跟我说过,我就赶紧跑来告诉君上,还望君上早做准备。说完长跪不起。郑灵公见公子宋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就赶紧双手扶起公子宋,但还是心存几分怀疑,就说,子家叔叔看上去也不像你说的那种人啊?

公子宋说,私人间的恩怨与国家大局,孰轻孰重,我分得很清楚。反正作为一心扶持你的叔叔,我该说的都跟你说了,你不信我也没有办法。

郑灵公听了,心想,虽说那次宴席上闹得不欢而散,是自己玩笑开大在先,公子宋恼羞成怒甩甩脸子,也有情可原。关于公子归生要叛乱这件事,不管是不是真的,先派人查查也无妨。

从宫里出来的公子宋,没有回自己家,直接去到公子归生家,并把自己跟郑灵公说的话,一五一十全说给公子归生听。

公子归生听了又愤怒又害怕,骂公子宋,兄弟啊,我自问平时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编瞎话把我往死地里坑……动气的归生越骂越生气,差点儿一口气没上来。

公子宋却得意洋洋地说,好好跟你讲,你又不肯帮我。现在,摆在你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跟我一起杀了君上,重立子良为新君,我们马上变成功臣;另一条路是死路,君上早晚要杀了你……

公子归生长叹一声说,兄弟呀,你给我的两条路,任选哪一条都凶险呀!既然你活活把我逼上绝路,我也认命了,那就博一博,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也顾不了身后事了。你随便怎么做都行,我不会泄密的。

公子宋拍拍归生的肩膀,很满意地说,兄弟,这就对了嘛。

为了给归生吃一颗定心丸,公子宋又告诉归生,等到我们杀了无道的君主,就扶你的好友子良上位,然后亲近晋国,这样可保郑国数年的安定。

公子宋暗中纠集家丁,悄悄操练,只等一个时机。秋天祭祀斋戒之日,郑灵公入住斋宫,公子宋用重金买通郑灵公的左右侍从以作内应,然后半夜带武士潜入斋宫,用土袋子将郑灵公活活压死。并向外宣称,说是郑灵公半夜做恶梦吓死了。

第二天,归生与公子宋商议,想立归生的好友公子去疾(子良)为新君。去疾坚决拒绝,说,先君还有八个儿子,按照惯例以贤能为立君的首要条件,就属我没有德性可以称道。如果以立长为首要条件,那么有公子坚在。这会儿就是拿刀放在我脖子上,我也不敢乱了礼数。

于是,公子归生扶持公子坚继位,史称郑襄公。

此事在《春秋》中记载为: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姬夷。任重者,责亦重。公子宋地位在公子归生之下,使得郑国人自然而然将罪名归于大夫公子归生的头上。公子归生,虽被公子宋胁迫而无奈为之,但他贵为大夫,不但不能及时制止公子宋弑君,反而同流合污,终以恶名传世。而染指于鼎,使公子宋以不怎么光荣的形象名留史册的同时,也带给后世人许多思考。

跳出历史事件之外,我们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这件事,这事儿也真是够荒唐的,郑灵公与公子宋仅仅因为一碗鳖汤,由赌气演化成一场事关生死的政变,前者为权威而赌,后者为面子而赌。《春秋)记事,若称弑君,只提及君主名号,以示其失德;提及臣下名号,则表明臣下有过。此事君臣皆在册,似乎也在说明,在这件事中,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即前者失德,后者失分寸。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站在事件之外,本身就是以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件事,以局外人的身份不痛不痒地评论,难免有失公允。如果我们像他们一样置身其中,也未必能理性地做出选择,因为我们都非圣人,骨子里一样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




原创图片

发布人:8d69****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