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攸是司马昭的嫡幼子,与司马炎是同母兄弟,因司马昭的大哥司马师无子,司马昭听从父亲司马懿的吩咐,将司马攸过继到司马师名下。
司马攸是司马昭最疼爱的孩子,又过继在司马师的名下,有两位父亲母亲的疼爱,自是前途不愁。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依然对司马攸极为疼爱,更是在很多场合说以后他的位置就是要传给司马攸。
司马攸自身本性纯良,对底下平民百姓心怀悲悯,有让天下海晏河清的理想,但对人性阴暗面认识不足。
他性情高雅,被当时的名士派归为同道,他也乐于与名士派清谈;他封地上的百姓出现困难,来洛阳找他,他也施以援手,尤其在征东大将军石苞被诬陷谋反,他拿自己的性命作保,让皇帝对他的忌惮达到顶峰。
他的三叔司马干劝他装疯卖傻韬光养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读了这么多年的史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当初宣皇帝先是装病蒙蔽曹操,后来又装痴傻蒙蔽了曹爽,这才开创了我司马家的基业,你为什么不会学着点儿?”
司马攸知道司马干说的是祖父司马懿装病夺权的事迹,实际上对司马家的人而言,作伪大概是一种天生的本领。可是那些伪装的背后,常常都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野心,而他司马攸,却只想做一个坦坦荡荡的君子。
“我没有错,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司马攸的声音很低,却一字一字清清楚楚,“我结交大臣,是因为不能让冯紞荀勖那些奸臣小人左右朝局;我在封地接济赈灾,是因为无法坐视庶民忍受饥寒流离之苦;我以性命为石苞大将军作保,是因为不能让忠良受到冤杀,让奸佞得以猖狂,让出身寒门庶族的人才对朝廷彻底失望。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三叔认为我也应该像您一样韬光养晦甚至装疯卖傻以苟且求生,那么生对我而言,真真是生不如死。”
司马攸的三叔司马干是当时有名的疯子,据说他有一个小妾去世,都装进棺材了,他却不让发丧,并每晚进棺材与小妾尸体同眠,听到这个事情的人都觉他是疯了。他因为疯了失去继承权,然而他装疯卖傻的原因,却无法说出口。
作为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嫡亲弟弟,秉着兄终弟及的晋朝传承,司马干同样具有强大的皇位争夺权。
他早早就察觉到了二哥司马昭的猜忌,为了保全性命开始故意做出癫狂的行为,从而彻底让司马昭和司马炎父子放了心。
如今司马攸站在和他同样的位置上,却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你本无罪,怀璧其罪。司马攸本质是个纯臣,但因生于司马家族,又是嫡亲血脉,本身就有继承权,又因性情纯良,礼贤下士,才情高雅,在民间声望极高。让他成了当权者的眼中钉。
但他明知道皇帝亲哥对他的忌惮,依然坚守自己的初心,即使为之付出生命。
正像司马干对司马攸说“你是没有错,你唯一的错误和我一样,是不该成为皇帝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