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顺产后走路困难 原因竟然是它
2022-07-09 17:12  浏览:8857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8岁的阿英(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分娩那么顺利,疼痛会发生在产后。今年3月,阿英顺产后第二天,本该下床活动的她,突然出现下腹部、大腿根部疼痛,稍微移动一下就疼得钻心。经过检查,阿英耻骨处分离25毫米,被诊断为“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常见于妊娠后期、产后的女性,导致耻骨区、下腹部、腰背部、腹股沟区、大腿根部疼痛,严重者行走困难,出现“鸭步样”走路姿势,或只能卧床无法行走,让不少孕产妇叫苦不迭。


产后第3天是最佳介入时间

耻骨位于大腿根部和小腹的交界处,正常的耻骨是靠耻骨韧带连接在一起的,所以称为“耻骨联合”,联合处正常的距离约为5毫米,无上下错位现象。

但在孕晚期,由于母体的雌激素水平增高,受雌激素影响,耻骨联合处的韧带变得松弛。随着孕龄增加,胎儿重量不断增大,压迫着骨盆,就可能造成“耻骨联合分离”。除此之外,产程过长、胎儿过大、分娩时用力不当、姿势不正确等都会引起骨盆附近的肌肉收缩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的位置而发生分离。当耻骨联合分开大于10毫米,即为耻骨联合分离,孕产妇会感受到大腿根处酸疼,变换姿势时尤为明显。

很多患者确诊后选择长期卧床休养,但其实长期卧床可能出现骨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耻骨联合分离治疗最佳时间是产后第3天开始介入,越早治疗恢复越快,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及时介入治疗,一般恢复时间在产后3个月内。

科学预防耻骨联合分离

临床上,依据耻骨联合分离程度,可将其分为轻度(10-14毫米)、中度(14-20毫米)、重度(>20毫米)。对于轻度的耻骨联合分离,一般的保守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对于中重度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可能不佳。当耻骨联合分离大于40毫米,出现持续性疼痛或骨盆失稳,手术是最佳的选择,但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高,还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科学预防是避免耻骨联合分离的最好办法。

科学预防:

1

孕期科学管理体重。

2

日常生活中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

3

采用坐位穿脱衣服。

4

避免跷二郎腿。

5

避免大幅度转动骨盆。

6

避免单侧下肢站立及髋关节过度外展活动。

7

侧卧位时双腿之间夹枕头。

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的孕产妇,大多数在小时候即存在走路姿势异常,表现为O型腿、X型腿、内八或外八,引起骨盆倾斜、胸廓脊柱发育异常等。建议备孕期女性在孕前就诊,及早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一体化康复治疗,预防产后疼痛。

文:刘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编辑:李志鸣

校对:耿 静

审核:叶 冬


发布人:5dac****    IP:117.173.7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