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俩」南溪、虞村上海双个展展览现场:ARTL画廊
「哥俩」南溪、虞村上海双个展展览现场:ARTL画廊
哥俩让我时常想起尼采的两本书:《人性的、太人性的》和《瞧,这个人!》,那是献给自由与独立意志的宣言。
其实,哥俩都不太在乎水墨不水墨,国际不国际,各有各的谱系,各有各的松和紧、收和放。如果说虞村艺术最大特点是“童心”,愈加鲜明的文化态度从未离开天真无邪的儿童视角;南溪艺术的最大特色就是“晕点”,点是世界的抽象,可无限小,可无限大,大到天外星宿闪着遥远的光。恍然悟到南溪的五角星,既是军事情结,也关乎整齐划一,以及复数性的海量,更是满天的繁星闪烁,时如黑洞,夺目视幻!亦如虞村的画面,扑面展开的涂涂写写,使人想到军事地图,有种巨大的征掠感,混乱世界,一片狼藉,废墟、残局、碎片,虞村突围偏平化世界的纷扰,以童心揣测出了一个大格局,包容共存、和平共处、万物共生。
南溪与虞村,君子之交,和而不同,如梦如幻,群而不党,成就了又一层的人间圆满。
《南溪与虞村》
撰文:李晓峰
编辑:ARTL画廊
2022年8月12日,名为“哥俩”的双个展在上海ARTL画廊开幕了。哥俩的名字叫南溪与虞村,实名,诗情画意,可行可停,南溪的名字,源自家乡的一条河水,曲曲弯弯通向大海;谐音渔村的虞村,栖居太湖之滨,那里世代捕鱼为生。哥俩水缘,开幕当日的一场雷暴雨又成见证,缓解了上海多天持续的高温焦灼。
南溪与虞村哥俩很多相似,比如都是艺术圈资深的艺术家,都不愿站C位,更乐意躲开中心的烧烤,侧身边缘的清凉,这是一层相似。
其次,哥俩都辨识度很高,南溪正式场合总是一顶军帽,帽子上那颗五角星也常常隐现在画面中;“见与儿童邻”的虞村,小个头与他画面的童言无忌同样抢眼,二人相貌迥异,却一样讲究——讲究品质,坚守节操,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清澈如水,纯净如泉,这是又一层相似。
哥俩还有一层相似,就是不约而同地与批评圈交往甚厚!早在2000年代,南溪就与中国最重要的批评家合作策展,并持续在所有的艺术活动中;虞村更有一年把批评家“一网打尽”,那年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苏州举办,虞村以其独擅的儿童视角为他们逐一画像(这成为虞村艺术创作的一个著名系列),为此,办了一场讨论虞村的研讨会,虞村用心地给每位批评家制作了发言短视频至今仍在陆续播放。
南溪有句名言,“艺术家最要在乎段位的一流,而不是明星的一流”。
南溪 《色点》49 x 46cm 设色纸本 2021
南溪是挑剔的,说人生短暂,没时间浪费,又时常如歌如泣地制造一种不可抗拒的共情,深怀忧患意识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直至娇柔。
虞村是抗压的,谦逊得把身段低到躺下,又从未“躺平”,新作不断涌现,想法层出不穷,虞村人小鬼大,常常一脸无辜地搅破了骗局,戳穿了谎言。
虞村《有点二》48 x 60cm 纸本水墨 2022
哥俩让我时常想起尼采的两本书:《人性的、太人性的》和《瞧,这个人!》,那是献给自由与独立意志的宣言。
虞村近年画的纸本水墨太好了,越加随心所欲、游刃有余。那些大到3米、5米乃至更巨幅的画面,虞村控制的得心应手,获得了超预期的精彩。惊现的跨国文字,英语、日语、韩语、法文、德文、阿拉伯文,浑然天成地密集在画面上,兼或还有数学公式、科学定理、政治口号、民间俚语,虞村因此创造了许多传统没有、当代补缺的新画法,笔墨的原创与另类造型色彩交相辉映,虞村高潮的穿行。
虞村与李晓峰在《笨拙的自由》前
虞村喜欢纸的褶皱,不托裱地悬挂展厅,呈现飘摇不定、不可预知的光影。《黑洞》、《防范区》、《一根筋》、《骚凹瑞》惟妙惟肖得让人忍俊不已,自画像《有点二》“第一次把自己弄得这么长”,巨人般地站在画中央,是励志的自嘲,还是恶作剧的调侃?正步的女兵(《一二三四五六》)、大马上的侏儒(《吊白块》)、《未来的我》、《要有光》,杂乱无章的并置,波澜壮阔的混搭,包罗万象的世界变成一场百无禁忌的儿戏,虞村带我们捉迷藏,找回逻辑与常识。
虞村《防范区》69 x 97cm 纸本水墨 2022
南溪的水墨更加安静透着秩序井然,清雅与艳俗暗中搏弈。朦胧的竹影,迷离的稻浪,神秘的欢爱,似曾相识的山水……所含玄机,恰成南溪的独创。“晕点”是南溪艺术的解码。南溪发明晕点,既点化了传统水墨,并搭建了线、面、体、色的三维视幻,成为隐喻当代的颠覆性语言。晕点自单色系的墨分五色,自生、繁衍,汇入后现代的荧光,想到安迪·沃霍的套色丝网版,应对了机械复制时代,从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到流量为王的互联网,网点、噪点、马赛克、DPl,超越了罗伊·利希滕斯坦,升维了视觉,变异了时代图像。是的,南溪晕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乎当代的新观看方式,与凝视有关,关涉性别化的注视、窥视和权力化的监视,审视,也是消费时代、娱乐时代、镜像时代的视觉省思。
南溪《夏竹A》183 x 97cm 设色纸本3D变数 2020
阿甘本说过“当代人”就是“与时代脱节之人”,用尼采的话说,就是“不合时宜的人”。和自己时代发生断裂或脱节,在时代之光的阴影中搜寻,古今统摄,才算“死死的凝视”自己的时代……南溪仿龚贤的墨色山水嵌入艺术浪子常玉的肉色人体,不仅是挪用、拼贴,还温润如玉的遥相呼应了文人传统的高洁幽远,又接续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景象,应景虎年的老虎都因此变得异常脱俗,科技时代加中式视角,化解了POP与文人水墨的纠结。
南溪与李晓峰在系列作品《龚贤遇到常玉》前
其实,哥俩都不太在乎水墨不水墨,国际不国际,各有各的谱系,各有各的松和紧、收和放。如果说虞村艺术最大特点是“童心”,愈加鲜明的文化态度从未离开天真无邪的儿童视角;南溪艺术的最大特色就是“晕点”,点是世界的抽象,可无限小,可无限大,大到天外星宿闪着遥远的光。恍然悟到南溪的五角星,既是军事情结,也关乎整齐划一,以及复数性的海量,更是满天的繁星闪烁,时如黑洞,夺目视幻!亦如虞村的画面,扑面展开的涂涂写写,使人想到军事地图,有种巨大的征掠感,混乱世界,一片狼藉,废墟、残局、碎片,虞村突围偏平化世界的纷扰,以童心揣测出了一个大格局,包容共存、和平共处、万物共生。
南溪《南字人民币》127 x 97cm 设色水墨3D水墨 2022
常驻宋庄的南溪戏称自己闲暇的最大爱好就是晒太阳与谈恋爱,他与世界一直恋爱,包括院落的花花草草和厨房的美食烹饪;久居苏州东山岛的虞村,在自己家门口造了个小码头并备了一条船,随时陪朋友泛舟太湖。
南溪海归,南人北相;虞村土著,村人异相。虞村谈笑,南溪傲视,一个童心,一个天眼。南溪严谨中寻找自由的空气;虞村松弛中聚焦人性理想。就如虞村着装讲究,南溪吃喝仔细,因缘际会,更是互补,越来越具感召力的作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我想起拾得折荷,寒山捧盒,深情高义,和合二仙,“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为了尘世共同的爱,它乡出走,将悲天悯人的入世态度与超然绝尘的出世精神参悟践行,出神入化,行走无疆。
南溪与虞村,君子之交,和而不同,如梦如幻,群而不党,成就了又一层的人间圆满。
关于批评家
李晓峰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上海宝龙美术馆开馆馆长,第十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组委。
1981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
1985年 毕业后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至今
著述有《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李晓峰自选集》、《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国雕塑1949-2010》、《艺术导论》等书籍30余部;策划《都市抽象》、《城市目光》、《以物之名》等展览50余个;撰写《抽象艺术在上海》、《虚拟城市的艺术深度》等文章100余篇。
《哥俩》双个展:南溪&虞村当前在ARTL GALLERY上海空间展出并将展至2022年9月30日
BUDDIES Nan Qi Yu Cun Dual Exhibition
Currently exhibited at ARTL GALLERY Shanghai Space
The exhibition will last until September 30, 202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