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世界流感日 | 未雨绸缪方能从容应对
2023-11-01 18:47  浏览:116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数据显示,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例重症病例,29万~65万例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病例。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健康报》特别策划了系列专题报道,围绕流感的防控形势与政策、应对策略与经验等话题,对权威专家进行了采访。

受访专家

蒋荣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冯录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赵晓东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彭劼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

流感高发季节,患者就诊需求激增,医疗机构要承担远超平时的诊疗压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对医疗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防院感是重中之重

医院是患者和医护人员频繁互动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大大提高。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避免发生医院内感染,是降低医护人员和患者感染风险、减轻医疗负担的关键。

为做好院感防控,2020年,在《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中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执行通风、消毒、隔离等规定,特别对重点科室及发热门诊、普通门急诊的感染控制提出明确要求,切实做好医务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个人科学防护。

同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对相关措施提出细化要求,包括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分开安置流感疑似和确诊患者,限制疑似或确诊患者探视或陪护;加强病房通风,并做好关键区域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规范处理医疗废物,患者转出或离院后进行终末消毒;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暴露风险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等。

赵晓东告诉记者,控制院感不仅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还要在医院管理上落细。“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健康宣教和咳嗽礼仪指导;就诊区域应以醒目方式宣传流感的预防知识、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医务人员上岗时也要根据暴露风险做好个人防护,尤其在给可疑或确诊流感病例做气管插管、肺泡灌洗、胸腔穿刺等操作时,要格外注意做好个人防护。”赵晓东说。

足量储备诊疗物资

应急医药物资保障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流感高发季节,大量患者集中就诊,一些诊疗物资会被快速消耗。为了能及时满足救治需求、减少重症患者,医院要做好相关储备,打有准备之仗。

2023年2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指出,在大规模疫情处置当中,需要应急保障的物资种类多、总量大。要强化医疗机构应急药品和物资的储备,指导推动医疗机构落实应急医药物资储备的任务,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做好重点药品物资应急采购和跨区域的调配,充分发挥国家传染病救治基地、紧急医学救治基地以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大型公立医院的作用,结合疫情的形势,提前做好药品、物资、设备的储备,需要时能够进行区域的支援。同时,也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储备,建立动态平衡调节机制,不断提高储备的效能。

储备足量的抗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是医疗机构平稳度过流感高发季的关键。蒋荣猛指出,医院可根据近3年每年消耗的药物数量、诊断流感患者的数量,大致测算需要储备的药品数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推动流感的早诊早治将发挥重要作用。蒋荣猛认为,做好流感检测试剂储备,强化医疗机构,特别是作为患者初诊“第一站”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抗原检测能力,有利于对流感进行早期识别和诊断,确保及时和精准用药,减少重症的发生。

提升流感救治水平

医疗机构提升诊疗和救治水平对于流感防控至关重要。彭劼认为,医生对于流感的识别能力越强,患者得到早诊早治的机会越大,患者的临床结局会更好,但目前一些医务人员对流感治疗存在误区。“部分医务人员往往对流感缺乏规范诊疗的意识,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针对性地开展抗病毒治疗,可能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对此,蒋荣猛认为,医院应针对流感诊断与救治开展更为广泛的人员培训。“除了感染科、呼吸科、儿科、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其他科室医生也要培养对于流感的识别意识和能力,尽可能在患者感染48小时之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

医院还要根据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在发热门诊、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制定人力资源动态调节机制,保证流感季到来、医院面对大量患者时能够“接得住”。“长远来看,医院要持续完善平急转换机制,加强儿科、感染科、呼吸科和急诊科等科室的人力资源建设,使医务人员在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时,有能力进行治疗和处置。”蒋荣猛说。

此外,医院作为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服务的机构,还应积极承担起健康宣教的责任,向大众宣传流感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彭劼说,目前,公众对流感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误认为流感就是感冒,没有足够重视;也有不少人认为流感是自限性疾病,休息一下、多喝热水就能“扛”过去,在预防接种方面,也有很多人存在“疫苗犹豫”。“事实是,对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肥胖患者等高危群体而言,流感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可达10%,科学接种疫苗、及时规范地治疗,对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死率都意义重大。”彭劼说。

文:天文

编辑:刘立夏

审核:刘平安 肖薇


发布人:7f3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