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淀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7所高校理事单位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尼日利亚等18个国家的34名外籍专家到海淀参访,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感受海淀魅力。
参访首站,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前沿科技成果让专家们驻足流连——从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到集成电路的突破进展,一个个“海淀智造”的硬核实力,直观展现了海淀区在自主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随后,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则以“科技赋能传统”的展览叙事,让外籍专家们沉浸式体验海淀“科技高地、教育高地、文化高地”的独特魅力,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触摸到海淀深厚的人文脉搏。
“科技的活力与文化的厚重,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海淀。”活动结束后,外籍专家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此次参访打破了对海淀的单一认知。他们认为,海淀区友协搭建的跨国交流平台,不仅让大家深入了解了海淀区在科技创新与人文发展上的协同成果,更拓宽了国际视野,激发了他们主动向世界传播“海淀故事”的热情。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北马其顿籍外教便是其中的积极实践者。参访中关村展示中心时,她用镜头记录下智能科技的精彩瞬间,以短视频形式分享所见所感,生动展现展示中心的建设成果与创新氛围。这段充满真情实感的视频被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采纳播出,成为她以“海淀讲述者”身份向全球传递海淀声音的生动注脚。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文化与科技的深度体验,更是一场民间外交的温暖实践。未来,海淀区将持续以多元形式搭建跨国交流平台,让更多国际友人成为海淀故事的传播者、中外友好的促进者,为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交往格局注入“海淀力量”。
记者:隗慧子
编辑:李祎乔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