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开始日更,码字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感觉之前的工具需要做一下升级,首先是文字编辑器,其次最重要的是键盘。
Mac Book的键盘,如果不需要长时间码字的话,用起来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开始码字之后,就感觉太硬了。时间长了,指尖都会有点麻麻的。
于是,我开始物色起了机械键盘。
01. Keychron K3
在网上看了一众评测之后,我首先相中了Keychron K3, 这款键盘在国外很火,因为它完美适配Mac,材质外形手感俱佳。
在某东果断下单,到手后感受了两天,嗯,材质确实不错,手感也非常的舒服,那感觉就好像从水泥地面蹦到了一团棉花上,键帽按下去非常的柔软,回弹也格外有力。再加上酷炫的RGB背光,以及啪嗒啪嗒的美妙按键音,我一度认为,这就是最完美的蓝牙机械键盘。
然而,随着进一步的使用,它的缺点也渐渐地展现:
首先,我发现手腕不能贴合桌面,需要微微抬高,时间长了,会感到有点发酸.
还有一个小毛病,由于它的键帽之间缝隙有点大,键帽的下沿离底盘也有相当大空间,所以手指会时不时的「磕」「刮」到键帽的边沿,感觉略微有点不是那么顺畅。可能是我初步接触机械键盘,还不太适应。
但是,总体感觉,应该还有更适合我的选择。于是接着搜寻。
经过新一轮的筛选,我又迅速锁定了下一个目标:NuPhy Air 75。
02. NuPhy Air 75
经过漫长的两天等待,在一个异常明朗的下午,我终于从满脸堆笑的京东小哥手中,拿到了这个充满二次元气息的蓝牙键盘。
拆开这个印满了卡哇伊萌妹子的包装盒,我取出了这个期望满满的键盘。
然而,初步印象却是略微有点失望。
跟手头上的Keychron K3相比,它稍微大了那么一圈,可是要显得更轻一些。
最主要的是,在做工上,K3的材质,不管是键帽还是底座,都有一种扎实厚重的质感,而对比之下,NuPhy Air 75就给人一种轻薄的塑料感。
底座的设计上,K3有两级增高可调节的脚架,而Air 75是另配了一组硅胶的磁吸脚架。
但是,除了这两点之外,其它的便全是优点。
首先,它的键帽之间,还有键帽与底座之间没有太大的缝隙,这样,不管是在键盘表面,还是边沿,手摸上去是滑溜溜的,再也不会有「磕碰」「刮擦」的烦恼了。
而且,手指触及键帽时,胳膊至手腕可以完全贴在桌面上,不用再将手腕抬起,这让我获得了极大的安全感。完全不用担心时间长了会得腱鞘炎。就这一点来说,它的轻薄已经可以让你忽略是在使用外置键盘。
其次,是它的按键手感,如果用一个字形容,K3是「软」,Air 75就是「轻」,这种轻的感觉,时间长了会尤为明显。你的手指几乎不用费力就可以敲下一连串的按键,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会让你心情格外美丽。
再次,也还算比较重要的,就是颜值。我本来对这个方面不是太在意。但是,有那么几次,当我中途起身再回到工作台时,竟然被它的颜值给惊到了。这着实令我自己都有点莫名其妙,看来,作为一款使用频率颇高的小工具,颜值还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而相比之下,K3就显得朴素了些。
最后,就是它的键帽材质,跟K3相比,虽然显得硬了一些,但是不太容易粘指纹,时间长了看起来比较干净。
最终,我毫不犹豫地留下了NuPhy Air 75, 相信在未来的很长日子里,我应该都会使用它来码字了。
但是,我依然觉得,Krychron K3已经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键盘了,尤其是它的做工和材质,拿在手里,就会感觉物超所值。如果可以添加一个腕托,我相信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再来说下文字编辑器。
03. Typora
对于编辑器,我的主要诉求就是支持Markdown,所见即所得,可以沉浸式码字。
这几点,做得做好的,毫无疑问是Typora。
首先,它是一个Markdown编辑器,而且是只支持Markdown语法的编辑器。正是因为这种极简, Typora开发者将Markdown编辑器做到了极致。
这种极致体现在,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快捷键配置,几乎可以用键盘完成一篇文章的所有编辑工作,包括插入图片、代码、表格等等。甚至,通过一些插件,设置好图床,你可以完成公众号文章的排版。
Typora的定位就是极大提高码字效率。但是,诸如文档管理、同步、发布等等任务,就不在它的能力范围之内了。我们可以借由其它工具来处理。我目前的做法是,在Typora中码字,用Obsidian去管理。
其次,Typora提供两种码字模式可供选择:「专注模式」和「打字机模式」,也可以同时开启。
「专注模式」的主要效果是:每次只高亮当前段落,而其它部分全部是暗色的。这就好像剧院戏台的聚光灯效应,让你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小块区域。
这个功能对高效码字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写初稿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个功能,我们很容易写着写着眼睛瞟到了上面一段,然后又浪费时间去改呀删的。
而「打字机模式」可以让光标永远位于屏幕的中间一行。
最后,Typora曾经有好多年是免费使用的,但现在已经出了正式版,变成了收费的。我看到网络上好多人评论说“收费了,弃了”,然而,89元的买断价格,支持同时使用三台PC设备,到底值不值得呢?相信各位都有自己的判断。
04.小结
这是一篇码字工具升级的记录。
希望能够对同样为这些问题困扰过的朋友,提供一点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