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开展“五个认同”的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深入了解山东省沿海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探寻促进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思路,“石榴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实践队于2022年9月12日奔赴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的山东工商学院,与在校大学生亲切交谈,了解学校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以及学校少数民族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采访。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高校并没有开设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选修课,学校也没有举办过促进民族团结,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座或活动,关于少数民族特殊饮食问题也没有完善,如食堂清真窗口并不是全天开放以及菜式种类少等问题。
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需求是比较充分和迫切的,绝大部分采访者表示愿意积极主动参与民族团结方面的相关活动,但活动内容供给单一,主要依靠专题讲座、课堂教学等传统形式,导致活动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打了折扣。这就要求学校不断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路径手段,进一步加深文化认同。
采访者还建议学校开展“民族文化墙”、“民族课间操”、“民族团结,共铸和谐”联谊晚会等活动,拉进汉族同学与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距离,让大家的心贴的更近。在不断提高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团结感情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同时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选修课供同学们选择,希望民族团结知识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同学们心里,在校园里绽放出美丽的民族团结之花。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采访到的少数民族同学说到:“来到山东工商学院,周围的老师同学都很亲切,没有因为我是少数民族而排挤我。同学们也会在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上尊重我,我也会和同学们讲述一些我们民族特色的节日和习俗。”少数民族同学也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民族文化。通过采访,我们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们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必然要求。”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着眼干国际大环境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