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广泛普及,新媒体、社交媒体不断涌现,世界进入认知域、多领域、全领域的博弈阶段,国家战略叙事能力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征途、新领地、新疆场。
何谓“战略叙事”,指的是国家或机构围绕某一重大主题或议题开展的具有全局性、总揽性、决定性的多维多领域多手段的叙事工作,内容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科技、教育、民生、环境等各领域,是一个国家围绕重大战略决策、工程、事项、机构、人物、事件、地域、企业、产业、产品等开展公共关系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依托,是国家调用各种传媒手段和话语平台,对内对外展示治理能力,阐释重要思想和理论,讲述感人故事,传播正确价值观念,抵消错误思想和谬论,树立主流意识,建构话语权,建设良好形象,争取有利舆论环境,营造健康清朗思想境界和精神家园的重要表现,决定了国家对外战略传播的中心工作与基本内容。
首要在选定重大战略议题
战略层面的话语,首要的是重大战略议题。其战略聚焦某一具体领域,同时往往贯穿领衔许多其他领域,形成立足国内、通览国际,统摄全局、辐射全域,谋在当下、意在未来,转型一时、功在千秋的重大战略议题。重大战略议题往往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联合互动,非一般国家和组织机构能够提出和实现。历史上来看,重大战略议题的构建和实践者往往是大国和强国,弱国小国由于支撑有限,一般都在战略叙事议题上难以为继。重大战略议题一经提出,往往需要话语多方解读、多方阐释、多方维护,避免引起世人的不解和疑惑。因此,重大战略议题的名称和内容体系设计成为战略叙事能否被大家接受和传播的重要基础。名正则言顺。重大战略议题需要有精巧的命名设计和相互关联的和谐生香的话语体系。关注民生、科技、发展、人道、绿色、和谐、合作、共命运、共患难等往往是重大战略叙事议题的命名基础和来源。
核心在发掘特殊叙事故事
战略层面的叙事,更重要的是要有与战略设计配套的故事文本。 美好的故事脚本,易于理解的故事表达,深入人心的故事范式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具有难以抗拒的故事魅力,这显然既提升了战略叙事的认可度、传播力,更提高了战略叙事的认知塑造力。脚本既要考虑国家民族特色,也要考虑世界模式和国际表达,更应该考虑当地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特别要注意叙事不能触动当地的宗教禁忌和民俗要求,要特别注意当地的民情政情、民族心理和文化原型,要寻找经济文化交流的最大公约数。必须找寻对方文化中美好的文化叙事单元、案例,构建符合当下共同发展、共同享有、共同追求的话语框架和话语体系。特别是构建对方习惯听取或喜闻乐见的叙事模式、叙事范式和叙事脚本。需要合理地借用当地语言文化中的历史元素、事件要素、人物原型、文学和影视剧本、歌曲舞蹈书画戏剧等艺术形式,稳妥构建双方乃至多方认可的共建共创共享共融的战略构想和战略图景。本国文化与对方文化中的寓言、神话、传奇、戏剧、小说、诗歌乃至英雄人物等经典叙事都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重要战略叙事脚本的来源。
重心在运用创新表达话语
战略叙事离不开微小话语语句的表达。 能否通过实实在在的微观词句将战略叙事以多种文本形式、多种媒介手段、多种话语表达方式表达出来,是战略叙事能否真正走向广大受众的关键。这其中,一方面要兼顾好战略话语中的重要语义主题,比如话语中的公平与正义、道义与人道、民主与自由、和平与战争、生存与发展、独立与主权、尊严与平等常见语义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用通俗易懂、表达生动、易于传播、入情入理的微观话语来把宏大的战略叙事转述出来,特别是要多用时下创新的话语内容、形式和手段,将战略叙事话语转化为更为丰富多彩、更加富有表现力的时代话语。另外,微观话语可以体现多版本、多源头、多元性,体现战略叙事的微观话语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状况。除了重要政府部门之外,还要发动学术部门、专家和智库等,用学术的话语来阐释,用更加生动的话语来描述,使战略叙事成为有独特话语内涵和话语体系,有鲜明的话语特色与话语概念表达。特别是要依靠青年人和网络达人。他们善于创新,能够结合多媒体、社交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认知传播理论,系统设计好战略话语的微观话语。特别重要的是要在情感认同上拉近距离,形成共识话语。真正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战略叙事话语,一定是情感上有共鸣度、文化上有亲近度、认知上有认同度、参与上有共享度、命运上有共同归属度的话语。因而,微观话语要有文化的包容、情感上共融、思想上交融、命运上共荣,还要在表达上真实朴实、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生动活泼。
成败在能否贴近民心民情
战略话语其实质,是让该项战略能够被国内民众接受,能够被海外的国家和民众接受,能够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接受,能够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接受。 因而战略叙事特别重要的是要关乎民情、关乎社情、关乎世情,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若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接受,一定是它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发展方向,一定是它有利于打破传统守旧的国际秩序和体系,能够创建更加和平公正、对话合作的国际新体系,能够切实帮助各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能够反映各国人民内心的呼声:把本国或他国人民的安全关切和发展关切作为首要任务,把各国人民对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为发展目标,把各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创建更加幸福美好未来作为重要指导方向。战略叙事将更加有利于各国合作交流,促进各国人民更加团结友好,促进民心相通、命运与共,而不是以邻为壑、拉帮结伙、污蔑歪曲、威逼恐吓、制裁打压,更不能用武力威胁、陷阱阴谋等邪恶论调来堂而皇之将世界变为没有公理、没有人道、没有法理的世界。这样的战略叙事是全世界需要警惕的,也是每一个世界公民需要高声谴责的。一切不以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不以世界各国的共同关切,而是以一小撮或者个别国家见不得人的利益为方向的战略叙事,都将是开历史倒车,也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底线在警惕对手设置陷阱
战略叙事往往会引发竞争对手的战略叙事反应。 由于战略叙事的特殊性,会自然而然地涉及本国与他国的联系与关系,部分不友好国家会采取非友好甚至极端措施,对另一国家的战略叙事实行抵消、对冲或者反制的举措。因而,战略叙事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博弈的重要疆场,特别是大国之间比拼的重要领域。正因为如此,部分国家在设置战略叙事时,会故意针对他国对手的战略叙事,开展恶意的攻击和诽谤,刻意的歪曲和诋毁,虚假的编造和误导,其用心就是想打断或者破坏对方的战略叙事能力,并进而阻扰对手的战略实施能力,特别是干扰对方实施战略叙事的决心。
更为特殊的是,一些对手还会针对其中一方设计发展的战略陷阱,从而让对方在话语上落入对方的话语陷阱,在行动上不得不受制于对方构建的限制、制裁、压制与威慑,并进而落入对方设置好的行动框架,逼迫就范。正因为如此,国际上的战略叙事又多体现为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构建战略陷阱的一方,往往将某一项战略举措展示给对手,并将其粉饰得天衣无缝、真假难辨,使对手麻痹大意、信以为真,从而让对手放松警惕。但是等战略实施后,对手可能发现,它实质上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针对自己的战略圈套;另一方面,它可能从开始就是多管齐下,对对手实施综合多维挤压,不给对手留下能够逃出圈套的较多可能,对手由于判断失误,未能合理判断出路方向,其结果就是到后面无论适用哪一种办法来拆解对方的战略,都可能会走入对方设好的陷阱。
总之,这两种方式都表现为给对手设置战略囚笼,稍不留意,本方就有可能走向对手事先设置好的残局、僵局、死局,并被对手设置的囚笼锁链套牢,难以抽身自保。当下,这样的战略设局布控管控能力,考验一个国家是否有足够强大的战略谋划能力,考验国家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进行长远的规划,考验一个国家能否具有调用复杂数据开展计算的能力,特别考验的是一个国家对超大数据开展深算、妙算和精算的能力。当下,由于信息的高度透明,一个国家再想像早期历史上随意实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做法实乃困难,但是由于战略叙事的变化性和国际局势复杂性,任何一个身处国际动态变化格局中的国家都不得不小心警惕对手的战略叙事陷阱,其核心就是要认清对手的战略迷雾、战略欺骗、战略诱导、战略设局和战略遏制能力。
战略叙事高地在新兴新质新域科技
战略叙事围绕的对象很多,既可以是一项经济投资项目,也可以是一项环保工程,还可以是科技振兴计划,更可以是涉及生命健康、交通运输、超大飞机、航天科技、量子计算、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除了和平时期的重要战略计划和安排之外,战略叙事还可以包括战争时期围绕战争所展开的战争主导权、控制权、主动权的叙事。总之,战略叙事的具体领域多样,不一而足。自二战以来,战略叙事已经成为大国强国之间综合实力比拼、战略规划雄心较量、战略实施能力对垒的重要领域。从实践情况来看,战略叙事起初更多地表现在政治、外交、国际关系、经济援助、教育医疗等领域,后期更多地表现在科学技术、军事高科技、军事装备研发、军事部署等领域。最近一些新兴的新质新域科学领域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叙事的重点,比如大数据、智能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外太空探索、星链计划、人机脑控、元宇宙、量子通信等一批新兴、新质、新域领域的战略叙事已经成为当下各主要国家之间比拼的战略要地。
从实际情况来看,个别国家谋求技术领域的引领、垄断、霸权,正在将世界高科技领域公平合理竞争的叙事打造成为一种利益独占、唯我独尊,并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弱化他国优势的战略叙事态势,而且还在不断将这场战略叙事转化成为一种破坏国际公平竞争,破坏国际合作环境,灌注零和思维,塑造敌对意识,塑形“新冷战”氛围与格局的叙事。这样的战略叙事,是该战略叙事设计者和拥趸者自身的悲哀,一定会演变成为一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闹剧,因为如今高度全球化和互联互通的世界,一定会给战略叙事中的零和游戏者带来响亮的耳光。
基点在大道公道人道坚守
战略叙事尽管有着很多主题,也有很多领域,甚至可以有多种设计,但是战略叙事有着内在极为苛刻的要求,那就是要坚守战略叙事的人类发展大道。任何一个战略叙事,如果以削弱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代价,以破坏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幸福生活为代价,以牺牲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为代价,那么这个战略叙事必将遭到谴责,也必将在实施中走向失败。同理,战略叙事还要坚守人类社会的公共法理,任何超越人类社会共同形成、共同遵守、共同坚守的法律准绳,企图颠覆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和发展所形成的法律规章,那么这样的战略叙事也一定会遭到大家的唾弃并走向失败。同样,战略叙事需要坚守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要求在战略叙事中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尊严和伦理放到首要位置,决不能在战略叙事中不顾人伦、宣扬暴力、屠杀和邪恶,实施不平等和歧视,甚至推行大规模恐怖和清洗。将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颠覆,开历史的倒车,那将是人类战略叙事的悲哀,也必将导致这样的叙事走向自我灭亡。坚守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道公道和人道,是战略叙事的基准线,也是重要基础,是任何战略叙事的压舱石。
关键在叙事发声传播平台
战略叙事在所有的叙事环节都具备了之后,也就是从叙事的内涵内容、叙事的方法以及叙事的技巧、叙事的重点等都已具备之后,就是要形成重要的叙事发声传播平台。战略叙事要选择重要的时机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借助重要的平台,将战略叙事的声音传播出去,并能够依托这个平台,将声音传播到最为广泛的空间,使广大的受众都能够知道和理解,并能够依托该平台持续发声。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官方媒体机构,还需要大量的学术团体和智库,更需要一批专家学者,当然也需要民间的相关组织,包括普通民众来发声。由于当下的社交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广泛渗透性和泛在性,战略叙事还应该依托它们开展全方位的叙事,对内对外阐释战略叙事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对于一些值得警惕的外部对冲战略叙事以及非友好战略叙事,以及对一些目的险恶、预埋深埋陷阱的战略叙事话语,要组织专门的专家队伍和高水平的力量,对这些战略叙事予以批评和揭露,揭示它们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指出一些“披着羊皮的狼”以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叙事的阴谋诡计,为更加美好、更加阳光、更加积极的战略叙事的发展铺就空间。当下,就中国而言,要特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叙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叙事,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以及幸福和福祉提供战略叙事。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防与军队改革视野下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编辑: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