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这两天,3封检讨在湖南省岳阳市乃至湖南全省引起强烈反响。6月13日出版的《岳阳日报》第5版分别刊登了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县长、岳阳经开区分管环保的管委会副主任、岳阳市生态环境局汨罗分局局长的工作检讨。检讨的原因是今年5月这3人所在县(市、区)在岳阳市污染防治考核中排在后三位。3人均检讨了自己所在单位在污染防治攻坚方面做表面功夫、敷衍拖延等问题,并就后续工作作了部署。
做好环保工作,首在担当,贵在执行,重在落实。如果敷衍拖延或做表面功夫,就该被严肃问责,登报作检讨便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对于党员干部、政府职能部门的批评,往往局限于单位或系统内部,因少了最广泛的群众监督,有时并不能收到红脸出汗等效果。登报作检讨是公开“亮丑”,不仅对当事人有警示作用,也在更大范围内起到了震慑效果,体现了当地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
当然,让工作不力的官员登报检讨,并不只是让他们出丑,更是为了倒逼工作的推进。因此,痛定思痛、狠抓落实,把短板补齐,比作检讨本身更重要。换言之,检讨不仅要登于报上,更要落实于整改行动中。群众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另外,除了要求排名靠后者登报检讨外,还必须切实强化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的落实,不能让它沦为一句空话。
文:何勇海(职员)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