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案例 | 深圳市盐田区小梅沙片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
2025-04-17 16:44  浏览:58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引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EOD模式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产业链延伸、组合开发、联合经营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增值反哺、统筹推进、市场化运作、一体化实施、可持续运营,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关联产业经营收益,以产业增值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项目实践。各地积极推进试点工作,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按照边试点、边总结的原则,梳理形成了一批项目案例,可以为其他项目的谋划和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项目背景

小梅沙片区位于盐田区梅沙街道小梅沙海滨旅游区,是深圳市开发最早、最负盛名的重要东部旅游门户,是深圳市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载区。小梅沙以其独特的山海风光、优质的沙滩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成为深圳市乃至珠三角地区知名的旅游胜地。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受点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开发等影响,区域湖泊、河流及海水浴场水质存在不能稳定达标的风险,部分沙滩流失严重,珊瑚群落生态系统受到冲击。与此同时,生态产品价值尚未得到有效释放,优良的自然生态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亟需通过新思路、新模式破解融合发展困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项目概况

盐田区政府充分挖掘小梅沙片区的山、海、城、河、湖等特色资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以小梅沙片区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以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为载体,将小梅沙片区打造为“国际都市型亲海度假区”。项目统筹实施面积3.9平方公里,建设期4年,整体运营期28年,总投资规模7.56亿元。通过项目实施,预期实现污染物大幅削减和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梅沙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Ⅰ类标准,海滨浴场水质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到100%,近岸海域珊瑚礁覆盖率稳中有升,片区生态产品价值显著提升。项目由深圳市特发小梅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体化实施,通过生态旅游产业经营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实现资金自平衡。目前,项目已取得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授信5.2亿元。

主要做法

(一)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筑牢绿色发展生态基底

项目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原则,一是实施了小梅沙河流域生态修复,主要开展沿岸山体生态修复,通过补种2400余株佩兰、美人蕉、醉鱼草、马鞭草、马利筋等蜜源植物,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蝴蝶谷,提升了片区生物多样性;同时对小梅沙河流域集散中心段、觐海广场段、海洋世界段进行整体生态修复,开展河道治理812.66米,建设沉水植物群落8887平方米、净藻生物种群11263平方米、水生动物群落11263平方米,形成了“净藻生物种群—水生植物群落—水生动物群”三位共生生物系统,提升了流域生态自净能力和生态景观。二是实施了海域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通过滨海旅游度假区周边入海污染源排查整治,严格保护4000米岸线;进行沙滩复育及生态养沙,推动3.3万平方米砂质沙滩100%完成修复;通过珊瑚种植和保育约2000平方米,建设珊瑚礁生态保护隔离带,提升珊瑚礁覆盖率。通过区域整体生态修复,筑牢小梅沙片区绿色发展的生态基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梅沙海滨公园(项目实施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梅沙海滨公园(项目实施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梅沙沙滩(项目实施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梅沙沙滩(项目实施后)

(二)坚持系统谋划、产业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赋能增值。项目着力构建1条以沙滩为核心的滨海活力带、1条“山—城—海”相连的中央山海通廊、1个滨海旅游活力单元和2个海域生态保护保育单元,形成“1带1廊3单元”的海陆生态格局及旅游产业布局。新建水下生态环境博物馆环境教育基地、叠翠湖郊野公园生态科普展示中心,建设1.8公里贯通片区海滨和山地的森林步道及329米溪谷碧道,连接北部山体、叠翠湖、南部城区、沙滩及海域,承接片区山林户外休闲功能。依托叠翠湖、蝴蝶谷、山林景观等主要资源,通过环湖森林步道、溪谷碧道等,串联廊桥驿站、科普展示中心、游客中心、观湖平台等节点,将叠翠湖打造成集运动、休闲、文化为一体的郊野公园。通过岸线景观优化、沙滩修复、主题塑造等,发展婚庆产业、水上运动等,破除片区原单一式的海岸旅游,建立起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投入的良性机制,实现项目收支平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带1廊3单元”布局图

(三)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快项目高效率实施

区政府建立项目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会商预警、工作调度、情况通报、信息共享、联合督办机制,负责项目统筹协调;深圳市特发小梅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工作总结评估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负责项目整体投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项目运营。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工程牵引,实施主体专业化运作、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共同推进项目高效实施。

初步成效

目前,项目基本完成小梅沙河流域生态修复、海域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相关内容,小梅沙海滨浴场部分区域陆续投入使用。

(一)山水共治,绿动未来:流域生态可持续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思路,实施了小梅沙河流域生态修复和海域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项目,构建了“净藻生物种群 —水生植物群落 —水生动物群”三位共生生物系统,提升了小梅沙河生态自净能力及生态景观。2024年7月检测结果显示,小梅沙河水质达到地表水 Ⅱ类标准;基本完成800米小梅沙砂质沙滩修复,并维持稳定,2024年10月监测结果显示,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梅沙河(项目实施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梅沙河(项目实施后)

(二)山海城韵,绿动文旅:生态文旅相融合

充分挖掘片区“山、海、河、湖、城”等资源特色,依托旅游产业基础,创新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文旅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结合小梅沙片区整体改造中新海洋世界、深圳美高梅酒店、钓鱼台精品酒店等文旅产品建设,因地制宜导入高端文体娱乐等特色产业。海水浴场以及海上赛事活动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打造了集海湾生态、水上运动、滨海休闲、亲水娱乐于一体的欢乐梅沙湾。投入使用后,“五一”长假期间,小梅沙片区接待游客约31000人,相比改造前增加了52.5%。小梅沙片区从功能单一的沙滩、海域转变为提供“山海河湖城”交相辉映全场景式旅游体验的国际都市亲海度假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充分释放发展动能。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梅沙EOD项目现状航拍图

(三)绿廊串珠,生态惠民:宣传教育互联动

项目依托小梅沙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将片区北部叠翠湖郊野公园、南部海滨公园及广阔海域串联起来,构建通山、连城、达海的高品质中央生态景观廊道,以优美的环境品质,为居民及游客释放生态“红利”,提升居民及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水下生态环境博物馆(水下时光博物馆)、叠翠湖郊野公园生态科普展示中心,让游客在畅游山海之际,亲身体验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身临其境感受珊瑚种植、抚育及生长。结合碳普惠绿色消费平台,与珊瑚虫海洋公益、爱栖自然等环境保护公益机构合作,开展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宣教活动,举办梅沙自然观察活动、生物图片展,极大地提高了游客与社区居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激发了大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与行动力,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自然观察指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梅沙自然观察活动成果会

特色亮点

一是项目体现小而美特征。项目谋划中充分挖掘区域“山、湖、河、城、海”等资源特色,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性,范围聚焦在3.9平方公里范围内,主要以文旅产业带动区域升级发展。

二是产业升级发展基础好,实施条件相对完备。小梅沙景区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产业配套设施成熟,项目升级赋能产业发展,条件优越。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

编辑 | 廉伟


发布人:004b****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