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知剑”,服务“厦门创造”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
福建省厦门市这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有一张亮丽的名片——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知剑”检察文化品牌。以守护知识产权、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知剑”检察工作模式,不久前荣膺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
“许多‘中国制造’‘厦门创造’都受益于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在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创新创业处副处长蔡坤海眼中,企业遭遇知识产权被侵犯及维权难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知剑”品牌专业化办案团队。
新的一年怎样做强知识产权检察?近日,思明区检察院为“擦亮金字招牌,释放品牌效能”谋篇布局——拓展协同保护“朋友圈”,发挥“知剑”品牌引领示范效应,打造更具标识度的特色亮点,形成检察工作品牌矩阵。
顺势而为
十年磨剑,品牌生辉
一部厦门特区创业史,一条知产检察护航路。
随着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量中外企业涌入厦门投资创业。2011年,厦门市检察机关顺势而为,由思明区检察院集中管辖全市涉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我们在那时就成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案部门,专业化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知剑’品牌应运而生。”该院检察长郑祥发介绍道。此后,“知剑”办案团队不断提升办案质效,文化品牌也在攻坚克难中熠熠生辉。
知识产权案件往往行民刑交叉,部门壁垒亟待打通,信息孤岛、衔接不畅等问题必须解决。2023年4月,“知剑”品牌提能升级——该院建立由全市9家职能机构组成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下称“中心”),首创以“办案协作、案例同育、数据互联、法律共研”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模式,推进全流程协同。
“知剑”办案团队在办理一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侵权案件时,认真听取被侵权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意见。
中心成立不久,一起案值近80万元的售假案件就被移送至思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发现该案与另一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为系列案,但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分属厦门的两个不同行政区。此刻,该院发挥中心优势,启动协同保护机制,引导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动作战,将遗漏的主犯和其他漏犯追捕追诉到案,涉案金额也扩大到800余万元,制假售假链条被连根拔起。
截至目前,中心已有22家单位加盟入驻,成员单位间实现业务办理、数据共享、态势分析等功能常态化流转运行,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设立中心、构建协同保护机制作为厦门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广。
近年来,随着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海丝中央法务区、金砖创新基地等相继落地,厦门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思明区检察院走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国际场合发出检察声音,主办“一带一路”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论坛,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组织开展良性互动,展现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法治担当。
因势而新
向“新”破题,护“新”前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集聚、留住创新资源,打通束缚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是“知剑”品牌建设的新课题。
“办理好集中涉及高科技密集型创新产业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做优做实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招。”思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珏深谙破题之道。
作为打破国外垄断的首批国产医学亲水超滑涂层生产商,厦门某科技公司自成立时就被视为行业“潜力股”。正当公司逐步打开市场之际,却有两名员工窃取并泄露公司的多种涂层配方技术信息,蚕食公司的市场份额。
办理侵犯商业秘密案件,难在取证、鉴定及损失评估。思明区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围绕商业秘密“非公知性”、技术信息“同一性”两个鉴定关键点,依法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从技术研发历程、历史销售情况、产品市场前景等维度调查取证,为以专利许可使用费认定损失金额奠定基础。经鉴定及评估,该公司涂层配方的技术信息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商业秘密,两名被告人的行为给权利人造成损失200余万元。2023年3月,两名被告人被判处相应刑罚,各并处罚金。
面对失密危机,行业“新星”守住了发展命脉,创新势头更劲,产品已销往亚洲、欧洲、美洲的多个国家与地区。
办好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秘诀何在?思明区检察院以创新探索为答案:通过大数据筛查、建模等方式追溯侵权路径;向权利人发出风险提示及检察建议,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完善整改年产值突破10亿元……近3年来,该院办理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涉及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涉案金额上亿元。
乘势而治
因案制宜,标本兼治
在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权利人另行提起民事侵权之诉往往索赔难度大、周期长,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破解这样的“倒挂”现象成为检察机关融入知识产权治理的“必答题”。
在思明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销售假冒知名品牌茶叶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良好,并向检察官表达了积极赔偿权利人的意愿。“在检察环节促成双方和解,既能实现权利人诉求,又能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理。”承办检察官表示。
据此,思明区检察院在全省率先探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追赃挽损与民事纠纷诉前协同化解机制”,并首次适用于上述案件。2024年3月,该院发函建议该市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启动纠纷调解,促使双方签订商标侵权纠纷调解协议书,并联合思明区法院开展“一站式”司法确认,以民事裁定书赋予权利人申请强制执行赔偿款的救济权利。4月,鉴于犯罪嫌疑人已全额赔偿并取得权利人谅解,该院依法对其作出从轻处理的量刑建议。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成功适用于14起案件,为相关企业及时挽回损失300余万元。
“惩”的震慑与“治”的长效,是激发创新创业内生动力的一体两面。近年来,思明区检察院以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前伸后延”,强化知产检察职能。
——首创知识产权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衔接机制,通过行刑反向衔接,促使5家侵权企业、36名个人被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闭环”治理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筛选恶意注册、囤积商标及恶意登记版权行为,推动当事人主动清理恶意注册商标172个。
——在一起种子套牌侵权案中,行政部门在种业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执法薄弱环节,遂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助推完善监管漏洞。
——推出《斗阵说知产》月度普法短剧,以生活“小故事”传递保护知识产权“大道理”。
从专业办理到协同治理,思明区检察院以“一个团队、一个中心、一套机制”建设,深耕厚植“知剑”文化品牌,以专业化办案、协同式保护、源头性治理保护模式,赋能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出了一条文化品牌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
让创新创造迸发更强动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国人大代表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冯鸿昌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权得到长效保护,企业就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必将迸发涌现。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知剑”品牌以守护知识产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己任,顺应时代发展之势、企业发展之需,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知剑”品牌,不仅是厦门市检察机关的名片,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响亮招牌。希望检察机关持续加强品牌建设,不断丰富发展品牌内涵,把文化品牌蕴含的法治精神和责任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于效,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品牌增光添彩,让“大厦之门”更加璀璨夺目。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张仁平 董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