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玄奘在那烂陀的学习历程
2025-02-04 04:35  浏览:32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从鹫峰返回后,玄奘迅速投入到那烂陀的学习中。那烂陀是当时佛教文化的中心,藏书量在佛教界首屈一指。

公元632年春天: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这部佛典规模庞大、体系完备,非常深奥。

讲经过程:戒贤法师殚精竭虑,用了十五个月的时间才讲完这部长达四万颂的经书。这次讲经不仅在那烂陀引起轰动,更是全印度的盛事。

学术氛围:那烂陀的学术氛围严谨而开放,僧徒们日复一日地讨论佛法,学术氛围浓厚。

学术要求:进入那烂陀的门槛极高,只有学通古今的人才能进入。这里汇聚了博识多才、德操高尚的学者。

学习内容:玄奘不仅研读佛教经典,还学习古印度的逻辑学、语言学,尤其是对梵文的学习更是字斟句酌。

僧院布局:那烂陀有十一座整齐划一的僧院,僧舍、厨房、水井、石桌一应俱全。院落中间的平台可能是僧侣们辩经论道的地方。

学生生活:普通学生居住在标准化的僧院中,而高僧则住在特殊的院落。玄奘位列十大高僧,他的居室也位于其中。

历史意义:那烂陀是佛教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学术之地,其遗址至今仍震撼人心。

学术辉煌:公元七世纪,那烂陀是佛法最后的乐土,上万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礼佛诵经的声音回荡在恒河平原上。

学业精进:在那烂陀的五年里,玄奘从头到尾研读了《瑜伽师地论》三遍,学业日益精进。

精神寄托:那烂陀是玄奘的精神家园,他在这里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贝叶经:在纸张传入印度之前,经书多用梵文书写在多罗树叶上,称为贝叶经。多罗树叶防蛀防潮,可保存数百年。

抄写经文:抄写贝叶经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体力,经文是用铁笔刻在树叶上,再覆上颜料。

发布人:885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