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否能够降低栖息地消失速度,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系统深入的评估,这一问题没有准确答案。
为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广东与合作者开展研究,通过整合全球30米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因果推断方法对全球超过16万个自然保护区展开研究,发现尽管自然保护区在减少栖息地丧失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全球自然保护区内的栖息地丧失仍普遍存在。最新成果刊发在《自然-通讯》上。
01
保护区难保栖息地
10月1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地球生命力报告2024》显示,在过去50年(1970-2020年),监测数据显示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锐减73%。报告指出,栖息地丧失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将建立自然保护区视为缓解人类活动引发的栖息地丧失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重要基石。
但研究团队发现,即便是在全球自然保护区内,也普遍存在栖息地丧失问题。
数据显示,2019年,在全球11.8万个保护区内,栖息地丧失面积为114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55%,主要由城市扩张、农田开垦、牧场开发和森林砍伐引发,即便是最原始的亚马逊雨林核心区的保护区也未能幸免。
02
保护效果存在区域差异
科研人员运用反事实匹配方法研究发现,与周边未保护区域相比,自然保护区在减少栖息地丧失方面的效果高出33%左右,在阻止耕地扩张和森林砍伐方面尤为突出。
但是,保护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亚马逊盆地南部、欧洲、中美洲、美国西部和东南部、中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保护区有效性欠佳。而亚马逊盆地腹地、北非、西亚和中国等地的保护区较为有效。
早期成立的保护区相比近期成立的保护区更为有效。 与政府和其他实体相比,土著居民和当地社区的土地在控制保护区内的栖息地丧失方面更加有效。 人类活动压力大以及靠近城市的保护区往往效果有限。
03
保护任重而道远
全球自然保护区在遏制栖息地丧失方面存在混合效应,即大多数保护区并非“纸上公园”,但也绝非坚如磐石。
2022年,我国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席国,引领国际社会推动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了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系列目标。
对全球而言,除了继续建立新的保护区外,亟需提升现有保护区的管理效率,以更有效的措施遏制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快速丧失,从而如期实现框架设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2693-9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责任编辑:曹旸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