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荣格(Carl Jung)
弗洛伊德最得意的弟子 ,不过他并不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观点。他们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力比多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的能量,即力比多,基本上是以性为主的;
但荣格将力比多视为更宽泛的力量,也包括性本能。
(2)关于无意识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一种退化的力量,会将个体推回到婴儿期的以本我为导向的行为;
对荣格来说,无意识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荣格进一步认为无意识不仅包含了个人的无意识,即生物性的冲动和童年的记忆,也包括了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其中存储了“原型”或称象征符号,是人类普遍经验的表达,这些象征符号普遍存在于整个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是神话和艺术的源泉。
(3)治疗方式的不同:
弗洛伊德学派的治疗中,基本的目标是控制,即合理的自我控制不合理的本我并使之只想建设性的结局。
荣格的治疗目标是整合,即整合完全相反的两种倾向(如:男性和女性倾向,外倾和内倾)于自我之中,这样患者就能变得更具有“整体性”,也更有创造性,这一点与人本学派的观点是相似的。
2.萨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美国精神病学家,认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他还对治疗严重的精神障碍作出了其他重要贡献。
(1)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子女的影响
若父母具有排斥性,其子女就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焦虑,当他长大后,对自我的威胁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亲密关系中。
萨利文认为在青春期的早期与同性之间能建立亲密的关系是指向健康的重要一步,而对于家庭关系存在问题的人来说,其他人是巨大的威胁,从而对人际关系产生一种焦虑感,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他们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一些逃避行为来规避人际关系:执行僵化的自我保护模式(例如神经症)或者完全从他人的世界中退缩出来(例如精神病)。
(2)报告长期的心理分析对精神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萨利文是第一个报告长期的心理分析对精神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的分析师。他发展出的充满热情的和支持性的方法为其后的治疗师提供了一个范式,其目的是在分析师的帮助下,把精神病人放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
3.霍尔妮(Karen Horney)
另一位关注社会关系的新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学家。
(1)基本焦虑
霍尔妮认为心理障碍是基本焦虑的结果,基本焦虑是将世界普遍看做是非人性的和冰冷的。这是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建立依恋关系所导致的。
霍尔妮认为基本的焦虑将导致三种“神经症倾向”中的一种:
A. 离开,即害羞、退缩行为
B.移近,即依赖、需求行为
C.反抗,即敌对、攻击行为
(2)两性差异和两性之间的竞争
霍尔妮同弗洛伊德一样,注意到了两性明显的心理差异以及两性之间的竞争,男性寻求对女性的支配,而女性寻求对男性的顺从和谦卑。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霍尔妮将其解释为在社会中男人具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