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回澜听涛
一个超级品牌,甚至可以代表一座城市。
品牌是城市向外界输出形象的窗口。7月17日上午,中国工业品牌发展论坛暨“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717,企要企”。7月17日,也正式成为青岛品牌日。
在城市竞争愈发激励的当下,品牌竞争也成为城市间竞争的分水岭。
设立“青岛品牌日”,青岛要以青岛制造品牌强化城市品牌,推动“城市与品牌共成长”。
不难看出,“品牌”和“制造”是这座城市设立品牌日的愿景和初心。
这既是青岛展示城市品格、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绝佳路径;也是号召青岛广大企业,狠抓产品质量,不断创新产品,讲好品牌故事,共同打造“品牌之都、工匠之城”的有力抓手。
正如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的青岛市副市长耿涛所言,品牌是青岛最具特色的“软资源”。青岛的品牌建设和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和全省前列,“五朵金花”家喻户晓。
为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需要,青岛启动实施新一轮“青岛金花”培育工程,加快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这既是对城市品牌精神、品牌经济的传承,更是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厚植沃土、培育高成长性创新企业的热带雨林,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021青岛品牌日由中国工业品牌发展论坛暨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青岛制造星工场”互动体验展和品牌之夜、工赋青岛全媒体直播探访宣传、“青岛品牌日嗨购季”线上线下促销活动、青岛制造品牌研讨会暨青岛制造品牌协会理事会议五大板块构成,通过不同层级、不同侧重、接续不断的话题,全方位宣传青岛“品牌之都、工匠之城”形象,提升品牌内生引领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从7月17日持续至8月16日。
为更好地传播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更有效地推动青岛制造品牌宣传,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与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工赋青岛” 品牌传播媒体矩阵,该平台在会议现场正式上线。
此次大会还邀请国家主管部门、知名专家学者、制造业企业等,分享制造业品牌建设实践,探索“十四五”期间品牌建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01
“品牌”&“制造”
品牌与城市性格一脉相承,互为映照。
青岛是座有着百年工业基因的工业城市,无论是船舶、机车、橡胶等重化工业,还是纺织、食品、家电等轻纺工业,青岛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工业文明一直镌刻在青岛的城市基因之中。青岛一直以厚重的品质得到人们的青睐,青岛制造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愈来愈强。
可以说,青岛城市品牌与青岛制造一直以来相伴相生。
从1891年建置以来,一百三十年的峥嵘岁月里,青岛成长的历史,也是伴随着制造业发展的历史。
曾经,青岛与上海、天津共享“上青天”的美誉,也因为轻纺制造业的发达,当时青岛的经济水平一直排在全国前列。
伴随着对外开放、品牌战略、企业改革等相关政策的实施,青岛的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调整,青岛的发展不再仅仅依赖轻纺工业,“五朵金花”等影响海内外的制造品牌迅速崛起,青岛的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近两年来,青岛制造业企业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导下,探索“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资产规模稳步扩大——
在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2020青岛“制造业企业100强”中,69家企业连续两年入围制造业企业100强榜单,榜单更新率为31%。
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再到当下的“工业互联网之都”“新金花”,有特色产业、有制造基础,有整合能力,有发展空间的青岛工业完全可以挺直腰杆,阔步前行。
因此,在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下,青岛设立品牌日,重视品牌的力量,将对青岛制造产业升级、品牌文化的丰富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02
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为品牌注入生命力
“品牌”之所以被加上着重号,不仅是因为与城市形象相关,品牌的打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企业本身的产品、资源、技术、管理、营销等各方面。品牌的生命力,其实也是企业内生动力的直观表现。
而品牌之所以成为青岛制造业的优势与特色,与青岛在工业强市上的发力与13条产业链的聚焦呈正相关。
2021年4月,青岛市工信局印发“工赋青岛”专项行动方案,用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7月,全国首个政企共建、市场化的综合服务平台——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以数字技术重塑企业生态,是青岛这座城市对企业品牌塑造的重要助力。
如果看前不久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话,青岛上榜的品牌就呈现出明显的“生态”特色。上榜的卡奥斯、卡萨帝、三翼鸟、日日顺、盈康一生、海创汇、雷神等品牌,是“海尔军团”链群延伸、生态布局的体现;榜单上的崂山啤酒、青岛啤酒博物馆、王子,均为青岛啤酒旗下。
青岛聚焦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为企业的创新转型与做大做强注入生命力。
日前,青岛印发《关于加快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品牌基础提升工程、品牌供给提升工程、品牌需求提升工程,力争到2025年,打造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1条世界级商街、3个国内一流商圈、10个特色商业街区,培育500个具有鲜明青岛特色的新品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达到20%以上,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03
以城市为平台
扩大品牌影响力
品牌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名片,而城市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内国际“朋友圈”的增容,也为品牌的诞生和成长带来更多的机会与价值。
7月15日-16日成功举办的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就不仅是落实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其实对城市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品牌营销。比如在2021年新动能·青岛展洽会的青岛展区上,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海工装备、高端医疗、基因技术、生物医药等“青岛制造”集体亮相。在这样高规格的国际化平台上的实力展示,对企业和城市来说,是打出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契机。
紧接着16日晚,第3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盛大开幕,青岛被授予“中国啤酒之都·青岛”的称号,这张分量十足的金质名片,是对“欢聚青岛、干杯世界”的肯定,也是对青岛“品牌之都”的再度擦亮。
其实在青岛,像这样高水平、开放的活动还有很多,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上合博览会、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等一系列大会,让青岛成为现象级存在的同时,更是为青岛品牌发展建设新成果、新形象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扩大青岛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
品牌兴,则城市兴;品牌强,则企业强。开启“品牌时间”的青岛,正在打造城市级品牌宣传IP,书写更多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