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归LINg。
今天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拆解文章的好处。比如:
更好地了解一篇文章生产的过程,并且可以捕捉到阅读时无意间被我们忽略的地方;
可以让我们对文章有一个全局的了解,分析对方为什么写得好;
通过拆解文章,让自己在后续的写作中越来越系统,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得心应手。
……
所以,我另外找了一篇文章《执行力差的人,请疯狂做这4件事》,对其进行尝试拆解:
✅拆文章选题
从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可知:
001 主题——执行力差的人怎么办。
002 切入点——有利于改变和提升执行力的4个思维及行为。
✅拆文章标题
001 “执行力”——直击痛点,这是现在大部分人都备受困扰的一个社会问题。
002 “执行力差的人”——特定人群,且这部分人群实际上不少,甚至可能年龄分布范围较大。
003 “疯狂做这4件事”——说明有4个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属于“特定行为”;其次,这里用了数字式标题的形式,进一步数字化呈现并直言解决问题的方法。
004 另一方面从我作为读者的角度看——这个标题的设置与我本身有关,对我有用。尤其是“疯狂”二字,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为什么要疯狂做?难道这4件事非常有用?
因为我就是一个执行力不够强的人,并且试图寻求解决和提升办法。所以看到标题后被引发了好奇心,迫不及待想往下读以便知道是哪4件事。
✅拆文章开头
文章开头对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及执行力差会有什么后果的阐述,引起了特定人群的共鸣。
随即,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进而引入文章主题,并说明解决一些核心点有利于飙升执行力,留下悬念使人不禁往下继续阅读。
✅拆文章结构
文章明显属于SQA结构:情景描述——引出问题——解答问题。
具体为:开头描述执行力的重要性和执行力差导致的后果——引出问题“执行力差的人怎么办”——解答问题,说明有4个点可以帮助执行力差的人有效地提升执行力。
✅拆文章案例
文章中具体说明的4个点,作者都分别列举了自身的做法和经历加以阐述和说明,包括:
001 自己不追求完美主义,很少玻璃心;
002 做什么事情都目标明确,且完全量化;
003 自己非常笃信复利效应,并将其运用在阅读、写作、跑步等等方面上;
004 联系自己的圈子和身边人对自己的影响进行解释说明。
✅拆文章结尾
这篇文章的结尾虽然简洁,却是对前文重要内容的再次总结和概括,可以使读者对“有效提升执行力”的4个解决方法印象更为深刻明了。
同时,文章中的4点做法都很扎实,完全可落地执行,对执行力差的人群或者想要进一步提升执行力的人群都具有指导意义并提供方法论。
✅拆文章特点
在刻板认知中,“干货文”通常有个特点是枯燥乏味,让人失去阅读的兴趣。但这篇文章不同于此。
一方面,文中列举的4个点先是总结为四个小节的小标题,并且生动有趣,尤其是“不让自己处在模糊区”让人好奇模糊区是什么;而“要骗过自己的大脑”的趣味性更上一层,充满了可读性。
另一方面,文章没有铺陈华丽的词藻,通俗易懂,让人读完觉得可以即刻实践起来。
这个印象与作者开头“知行合一”的人设相符合,更与下文作者说的——“做事雷厉风行,很难接受说话和做事慢慢吞吞”相呼应。
那么,这里是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归LINg,如果有什么推荐和想法欢迎大家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