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论文学习:教学评一体化和问题链(1)
2023-09-17 15:15  浏览:146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苏瞳瞳 《扣问成链,释史生义—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

原文摘抄:

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回顾上,而应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全新的、在新授课时无法生成的历史解释,以更大的框架在旧有的知识中建构意义链条。

有知识和有联系的知识比孤立的具体具体的知识要好学好记——布鲁姆

课程标准中每个历史阶段前的概述,对建构复习课的意义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所谓“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化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从形式上看,问题链是一环套一环;从内容上看,它是问问相连,环环紧扣;从目标上看,它是步步深入,由此及彼。

问题链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实际层面的知识配“小问题”,而在辅成了若干小问题之后,在理解和运用层面上设置探究式的“大问题”,完成对前面小问题的串联,从而形成完整的问题链。

在解决小问题时,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简单解读较快得出,也可以交予学生自主完成整理与复习。在解决大问题时,教师除了要给出足够的材料和铺垫外,还需要以更复杂和多样的课堂活动加以辅助,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复习课中较为常用的有习题训练、小组讨论的方式,一个活动用时3~5分钟,是学生运用所学探究历史的重要实践。与解决小问题时,简单的阅读整理对答等形式穿插,让教学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突出,错落有致。

阅读感受与总结:

目标设计重点关注概述部分,问题链设计,注意课标更为具体的内容,特别是对知识点掌握的层次要求

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较大:一个方面,文章给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问题链实施路径,依据课标和学情,依托史料和活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操方法;另一方面,教学目标部分让我明白,目标不应该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应该上升到更高的对于解释、对于规律、对于趋势,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文中的案例分享,明白的展示:教学目标要重点参考课程标准相关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很好的回答了教学评一体化中非常关注的“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发布人:6af7****    IP:61.145.3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