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书清单-《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4
2023-07-07 07:52  浏览:175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易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易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真正至诚的人,谁也骗不了他。他不会去想什么事值得问,什么事不值得问;也不会去想什么人值得问,什么人不值得问,这就是大智慧。一有执著和主观臆断、期必,就成了小聪明。讲学中自然有取舍分辨,但是,在心中实地下功夫,就必须如此才行。

在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上用功,就是尽心知天的开始。蒙以养正,在童蒙时期就养成一身正气。而栽培涵养的方法呢,则应该以咏诵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志气意趣,以学习礼仪来端庄他们的仪表,以劝勉读书来开启他们的心智。现在的人,往往认为咏诵诗歌、学习礼仪为不切时务,不务正业,因为考试不考!而这正是鄙陋庸俗的见解,又怎么能明白古人办教育的本意呢!

凡此种种,都是顺导其志气意趣,调理其性情,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他们的鄙陋吝啬,在潜移默化中化去他们的粗劣顽皮,使得他们日渐习惯于礼义而不会感到辛苦,心中中正平和而无须刻意为之。这就是先王立教的深刻含义。

持续自我纠错,就是持续进步。每天问自己几个问题,做个自我检查,持续纠错,就是持续进步,这是个好习惯。

2023/6/11 发表想法
每天问自己几个问题,做个自我检查,持续纠错,就能持续进步,养成好习惯。
一言一行,心中念头,有没有欺天罔人,有没有非分之想,有没有贪巧求速。在家是否亲爱家人、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冬暖夏凉、早晚问安的礼节上,是否躬身实践而没有遗漏。

管住孩子之前,要先管住自己。老师讲课,内容不要太多,贵在精熟。根据学生的资质禀赋,能学习两百字的,只给他教一百字,让他的精神有余,没有辛苦厌烦的情绪,而有收获的喜悦。难处倒不在于管住孩子,而在于管住自己。因为你要孩子不懈怠,实际上却往往是自己先懈怠了。毋忽而惰,首先还在自己。

第四章 传习录下

2023/6/11 发表想法
就是我们学习或者做事也一样,不求学完十本书,但求理解一本书。不追求做完十件事,只求做好一件事。可能一个人做事,马马虎虎地做完了十几件事情,能力却得不到提高,这就是没有用心去体会,去琢磨。有时候,学得太多也不好,学的东西太多,或者做的事情太多,有又没有加以整合的话,自己的心就会处于一种非常混乱的状态,并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学习完一本书,或者做完一件事,重要的是要去总结,关键的是要把它系统化地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我要用的时候,能够随时调取。
所以说,读经则专守一经,读史则专熟一代,诸子百家,当读一人之专集。真正的教育就是要达成这样的目的。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乐趣其实胜游戏影音娱乐百倍。
自己辅导孩子,难处倒不在于管住孩子,而在于管住自己。因为你要孩子不懈怠,实际上却往往是自己先懈怠了。毋忽而惰,首先还在自己。

身、心、意、知、物都是一个东西
以下为陈九川记录。正德十年(1515),我第一次在龙川见到先生
你只需要知道身、心、意、知、物都是一个东西。

2023/6/11 发表想法
王阳明说,心不是要死寂一般的静,而是要平静的定;念头不是要停息,是要正。正是什么呢?没有私念就是定。比如着急自己怎么还静不下来,这就是违背了“勿忘勿助”“必有事焉而不预期其效”的教诲,存了私心了。
所谓静不下来,不是心不静,是心不正。我们修养静坐,好多人说静不下来,就是因为老去追求“什么都不想”,越追求什么都不想,想得越多,越着急自己怎么还在想,越静不下来。这里可以参看稻盛和夫的书,讲心学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环境。学习心学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打算看书看明白人生的道理,无论是主席还是稻盛和夫,都是说一定要专心,专注于眼前的事业,工作,生活,在不断的工作中存天理,去人欲,不断的精进。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拘泥于文字意思的困惑,其实都可以在毛选中找到解答。人本来就要在事上磨练,太精辟!遇事就躲,一位静守,看似收敛修行,实则毫无长进。

2023/6/11 发表想法
身心意知物,都是天理的不同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一样的。正因为内在的一致,他们才有机会建立联系。只是私欲混杂其中,让他们变得互相都不再统一。
身心意知物是一个东西,要在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去琢磨,代入自己,致良知。人的心通过五官跟外界交互的过程中,就是意。交互本身是很客观的,但是如果心有私欲,则会变得主观。例如,我看到一朵花,很漂亮。私欲一动,变成花很漂亮,我要去摘下它来,放回家占有它。这是人和物的交互。人和人的交互,你骂我,我先客观的看待,先别想我很没面子,于是先愤怒了。如果我很客观,看看你骂我的点是不是我做的不对,如果我做的不对,那改了就好,如果我不知道做的对不对,那我跟你交流一下,你为什么骂我,如果我明明做的很对,那你骂我就是你有私欲了,应该坚定的坚持对的东西。

静不下来,是因为心不正。

关键在‘定’,不在‘静’,周先生说,无欲就是静,‘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导着心的本体

追求什么都不想,想得越多,越着急自己怎么还在想,越静不下来。

人本来就是要事上磨炼,才是真功夫。如果你一味喜欢静守,事情一来就乱了,终究没有长进。那种一味求静的功夫,看似收敛,其实是在放纵心体。”

失了本体,无论求静、求内,还是求外,都是悬空去求。把握本体,则浑然一体。
又问:“陆子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用功久当见之。”
华杉详解
又问:“陆九渊的学问怎么样呢?”
先生回答说:“在周敦颐、程颢之后,还是数陆九渊最得圣道,只是粗糙些。”
我说:“看他论学,篇篇都说出骨髓,句句都是针砭膏肓,没觉得粗糙啊!”

学问之道无他,不自欺而已
就是你自己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己的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是对的,他自然就知道是对;是错的,他自然就知道是错,一点都瞒不了他。你只要不欺他,实实在在照着他所知的去做,善念便存,恶念便去,他这里何等安心快乐,这就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良知自然会知,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的错的我们自己都知道,只是有了将迎意必之心,有了“要提高自己的修养”的私心,时不时想检查一下效果,就给自己整出“理障”来。

致知”二字,真是千古圣传之秘

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我们的任何认识,不管自以为多么深刻、通透,都只代表自己此时此刻的认识水平,不代表明天不会变化,也许过了三年,觉得“又通透了”,那就说明前面还没通透。

知道了才知道自己本来无所谓知道,觉悟了才知道自己本来无所谓觉悟。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良知便会沦陷、埋没。”

如果你困知勉行,学知利行之后,进入了生知安行的境界,也就无所谓知,无所谓觉。但如果不知不觉,就难免沦陷、埋没了。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总是把自己放得太松,没有戒慎恐惧,话随便说,所以总是伤害亲人。

病这个东西,我格它的体会:与疾病共存,而不是与疾病斗争。接受了再处理,夭寿不二,正是在生病的时候修。

用功时间长了,自然就有勇气

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心通透,不是为了把书弄懂。心通了,书自然就懂了,甚至你比那作者还明白。

2023/6/11 发表想法
读书是要以书为镜,来观照自己,把自己的心搞通。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心通透,心通了,书自然就懂了~读书明智一点不假,道理明白了,志向更清晰了,践行更彻底了,哪怕就只吸收了一句话,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读书不是研究书,而是学以致用,让自己融会贯通,拨乱反正。
读书是要以书为镜,来观照自己,把自己的心搞通。如果心不通,却要把那书搞通,反而会给自己搞出更多事。读书之病就在这里了。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可以说,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心通透,不是为了把书弄懂。心通了,书自然就懂了,甚至你比那作者还明白。

人生即学习,分分秒秒都是学问,要随时省察克治。

不要急于改变别人,要花时间等待他

先生说:“圣贤并非没有建功立业的志向,只是他们遵循着天理,这就是道,圣贤并不以功绩为名。”

人和人是不同的,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恐怕在别人想象之外。所以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不要急于马上改变他,要花时间等待他。

2023/6/11 发表想法
圣人无所不知的,只是知道天理;圣人无所不能的,也只是能个天理。圣人的心,本体明白,所以事事都知道有个天理所在,就去尽个天理。但并不是本体明白之后,就于天下事都知道,都会做。天下事物,比如各种具体事物、规矩章程、草木鸟兽,不胜其烦,就算圣人心体再明白,又怎么能都知道呢?不需要知道的,圣人自然不消去求知;需要知道的,圣人自然会去问别人。”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回一下今天的事情,哪些做法是不妥当的,应该找出原因加以改正。必要时可以做记录,每天读一遍。时间长了那种错误想法的习惯就会改掉。
王阳明在晚年,将他的思想总结为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掀起了轩然大波的四句话,第一句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和他在这里讲的,也是儒家一贯的观念——至善者,心之本体——完全不一样。将本体从至善,改成无善无恶,怎么也对不上。所以钱穆在写《阳明学述要》时,干脆在后面单列一章《王阳明晚年思想》,把四句教列到“晚年思想”里去,没放在阳明学述要的“本体”里。

从“我不该那么做”到“我不该那么想”

从反省“我不该那么做”,到反省“我不该那么想”,这是知行合一的自省精神。

王阳明在晚年,将他的思想总结为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掀起了轩然大波的四句话,第一句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和他在这里讲的,也是儒家一贯的观念——至善者,心之本体——完全不一样。将本体从至善,改成无善无恶,怎么也对不上。所以钱穆在写《阳明学述要》时,干脆在后面单列一章《王阳明晚年思想》,把四句教列到“晚年思想”里去,没放在阳明学述要的“本体”里。

2023/6/11 发表想法
原则只有一个,原则高于得失,不能根据得失来选择对原则的执行尺度,甚至改变原则。
我的体会是,可以愤怒,但不要生气。因为一生气,就要找地方出气,就不得其正了。颜子不迁怒,就是不找别的地方出气。
时间精力有限要全部投入到关键目标上去,千万不要去追求学习的快感去学习,而是问自己是否达成了志向做努力

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先生曾经说:“人只要能像喜欢美色一样喜欢善,像厌恶恶臭一样厌恶恶,就是圣人了。”

精力有限,要全部投入关键目标。

原则只有一个,重点只有一个,在一个地方用力,就是致良知,其他都是辅助,这样用功的方向明确,积累也明确。如果各方面都差不多,就散了,容易跑偏。

原则只有一个,原则高于得失,不能根据得失来选择对原则的执行尺度,甚至改变原则。

2023/6/11 发表想法
有根之学,学的少但日日精进,无根之学,学的多,但没有成效还耽误了时间精力
想太多,都是因为没有去做,在那儿空想,便添出许多事来,这也是学习的普遍毛病。

想太多,都是因为没有去做

“愤怒等情绪,人心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该‘有所’,不应该把这清楚留滞在心中。多加了一分意思,就是愤怒过当,不是廓然大公之体了

可以愤怒,但不要生气。因为一生气,就要找地方出气,就不得其正了。颜子不迁怒,就是不找别的地方出气。

想太多,都是因为没有去做,在那儿空想,便添出许多事来,这也是学习的普遍毛病。

有根之学,学得不多,但一天比一天精进明白。无根之学,如饥似渴到处去学,学得多了,就轰然倒塌。

2023/6/11 发表想法
王阳明的志向是什么呢?他从小就立志做圣人。所以第一次科举落榜,他说:“我不以不中举为耻,我以不中举而动心为耻。”毫不挂心,轻轻松松回家了,下回再来就是。

只要有志向,千事万事都只是一件事。志于道,是有志于大道。儒家讲学习进步也好,做人做事也好,首先是立志,志有定向。没有志,就不能开始。
王阳明的志向是什么呢?他从小就立志做圣人。所以第一次科举落榜,他说:“我不以不中举为耻,我以不中举而动心为耻。”毫不挂心,轻轻松松回家了,下回再来就是。

2023/6/11 发表想法
程颐说了众人、贤人、圣人三种人,我们可以自己对号入座。众人和贤人呢?看看自己是哪一种。首先,你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注意改变,这就进入贤人境界了。
要向圣人的方向靠拢,既自由自在,没有刻意做作,又情理浑全,让别人舒服,这就是修养了。

认识自己的问题,注意改变,就是贤人境界

要向圣人的方向靠拢,既自由自在,没有刻意做作,又情理浑全,让别人舒服,这就是修养了。

这里形色就是气,就是气质,但气质背后的本质是天性。所以,有时候从性的角度去说,有时候从气的角度去说。孟子和告子可能也说同样的话,但是语境不同,背后的思想不同,不能就具体哪句话说他对不对。总之,孟子怎么说都是对,告子怎么说都是错。

2023/6/11 发表想法
真功夫表现出来是什么呢?
就是不为外物所移,任他威逼利诱,我自岿然不动。与人为善背后的理念,是善为天下公。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也不是孔子的,也不是苏格拉底的,是全人类的,没有什么谁谁谁的思想,天理只有一个,谁悟到了都是一样的。

与人为善是君子最大的德

只管依照自己的良知去做,不管人的非议嘲笑,不管人的诋毁诽谤,不管人的赞誉辱骂,也不管自己的功夫是在进步还是退步,进步快还是慢,我只管由这致良知的心主宰而没有停息,久而久之,自然越来越有力量,一切外事外物,都不能摇动我心

王阳明此论,正是一切学问功夫的关键,总结起来就是五条:一是致良知,只在良知上下功夫;二是日日不断,时时刻刻不停息,必有事焉,至诚无息;三是不期必,不预期其效,不将迎意必,不“意必固我”,必有事焉而勿正,勿忘勿助,绝不揠苗助长;四是不被认可,不被任用也不在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夭寿不二。

所以还有第五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此处讲的与人为善,是我善,他不善,我要真诚地把我的善分享给他,帮助他,不要瞧不起他

学习王阳明心学,就是学习几千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

原文: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
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
华杉详解
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有同学问:“讲《易经》,朱熹侧重于卜筮,程颐侧重于天理,怎么理解?”
王阳明回答说:“卜筮也是天理,天理也是卜筮。

读书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读书求背诵,就跟求表演差不多,只是口耳之学,没有学以润身,学到自己身上去,学到自己心的本体。如果专注于学以润身,专注于致良知的本体,就不会背得那么多,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如果专注于去晓得,去训诂抠字眼,比对文义,钻到“晓得”里去了,又成了“知道先生”,仍然不是真学习。

2023/6/11 发表想法
人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毁誉。但是,毁和誉其实都靠不住。有时候你没做啥,别人可能因为喜欢你,过分地夸赞你。有时候你也没做啥,但可能你的行迹引起别人误会,他便要诋毁你。这两种情况都非常多,人在赞扬别人时,喜欢夸大;诋毁别人时,又为了表示自己的道德高尚,一味否定他人。
毁誉都是外在的,如何能避免,只能加强自身修养就行了。所以不以毁誉而优喜,不以毁誉为进退,守住自己的人格底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如果超过实力的赞誉也要不得,及时撇清。当遇到求全之毁的时候,原则是“君子不辨诬”,不辨,让他毁,所谓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不要把自己的名声搞得那么好,那都是负担。当地会不是由你自己辨明,而是在你的沉默中,由别人发现,你就获得了诋毁免疫力,终身免疫。

圣人也不免被人毁谤。背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就算你偷生在世上活了千百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禽兽。学者要在此处看得明白。比干、龙逢,他们就看明白了,跟夏桀这样混下去,就是禽兽,所以宁死也要谏,所谓杀身成仁。”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来说,孔子是立德立言,而子贡对鲁国有很大的功劳。一般人对立功都没有异议,但德和言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所以叔孙武叔敢非议孔子,子贡训他,他却不敢不服。

虞,预料。朱熹注解说:“行不得而偶得誉,是不虞之誉。求免于毁谤,反而招致毁谤,是求全之毁。”意思是说,毁誉之言,都不一定是事实。自己修养的人,不可以以别人对我的毁誉为忧喜。观察别人,也不可以别人对他的毁誉为判断标准。

到了曾点,却飘飘然不把几位同学看在眼里,自己去弹起瑟来,这是何等洒脱狂放!等轮到他来讲自己的志向呢,又是一番

博学还是简易,知行合一就是一把尺子。若能知行合一,自然简易,因为复杂了你也做不过来。如果不能知行合一,都是空谈,自然就广博起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最糟糕的就是,不仅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反而以为自己全知道,那就完了。

道就是良知。你如果真正认识了良知,去朴实地下功夫,自然就会透彻,不会有什么‘良知在,良知又不在了’之类的话。

王阳明回答说:“道就是良知。良知是完完全全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非只是依这良知来判断,更不会有一点差错。这良知就是你的明师。”

在实际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根本没去做,悬空在那里想出来的问题,没有答案,答案会成为一个没完没了的新问题。

儒家养心,未曾离开事物,只是顺应天道

其实我们对所有的事情,应事接物待人,对家人朋友同事客户,自己夜间静下来的时候都知道该怎么做,都发过愿,但到了白天,遇到那事的时候,私意萌发,良知又不见了。昼夜之道,存养夜气,知昼即知夜,知夜即知昼,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这确实是一篇大文章。

世间的道理,都特别简单朴实,成功都是积累得来,要学正学,走正道。靠的是天道酬勤,日日不断之功。

不合常识,就是异端。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那就不成其为草木瓦石了。不仅是草木瓦石,天地没有人的良知,也不成其为天地。因为天地万物与人只是一体,其最精妙灵窍之处,就是人心的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

2023/6/11 发表想法
世间的道理,都特别简单朴实,成功都是积累得来,要学正学,走正道。靠的是天道酬勤,日日不断之功。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也是一样,因为自己内心浮躁,不能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潜心积累,总想一步登天,于是就去追逐种种一步登天的成功学,于是去交学费参加三天两夜培训……不仅浪费时间,金钱,还挫败了人的志气!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但是,圣人并不贵在前知,也不是在追求前知,祸福之来,圣人自己也免不了。圣人只是能觉察那几微的变化,遇到变化能够通达而已。良知没有前后,只要知道那几微的前兆,便是一了百了。如果有个想要事先知道的心,想要趋利避害,那就是私心。邵雍研究术数之学,老是想预测吉凶,想要前知,这就是趋利避害的心还没有除尽。”

前知是结果,它自己来的,不是我要的。想要前知,就失去了良知,就不能前知了。

2023/6/11 发表想法
有同学问:“孔子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王阳明回答说:“孔子说的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地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从古到今,无始无终。天理就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致良知。良知越思考就越精细明白。如果不认真思考,漫不经心,随事而应,那良知就粗糙了。如果不在良知上思考,只在那事情会怎样发展上去茫茫荡荡地想,那就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掺入其中。
2023/6/11 发表想法
夭寿不二,摆脱死亡恐惧,有那么难吗?人或者好功名,或者好财货,或者好美色,或者就是好胜,要不断追逐新目标,总之人好好多东西,其实都超过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学问功夫,无非是把好学、好仁、好义摆在第一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真学进去了,找到那学问的快乐,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夭寿不二”
王阳明回答说:“学问功夫,要能够摆脱一切名利嗜好,一心只在学问上。
但是,只要还有一丝贪生怕死的念头,就是心的本体还没有融通之处。人对于生死的念头,本来就是从生命的根子上带来的,所以要清除掉不容易。如果在生死上能看得破,想得透,这颗心才是通透无碍,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世界在我心中,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

今天看来,这聪明睿智,本是人人都有的。耳自然就聪,目自然就明,心思本来就睿智。圣人只是惟精惟一,耳目心思,都是一个本体,就能做到聪明睿知

我们经常就一个事情想来想去,焦虑抑郁,或者跟朋友讨论,把别人都说烦了,背后思虑的是什么呢?都是自己的毁誉得失,而不是良知天理。若只在良知上想,自然我心光明,精细明白。

世界在我心中,我心中有仁,则满世界都是仁;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

所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全在自己,跟别人没关系。不要说现在社会怎么礼崩乐坏,首先你自己要去爱她!

伊尹是圣之任者,以天下为己任,非要干不可。他是商汤的开国功臣,又在商汤之后辅佐了商朝三代国君。在辅佐太甲的时候,太甲荒淫无道,换了别人,死谏而已,他能兵谏,把太甲抓起来,软禁在商汤墓旁,让他悔过三年,改好了,再回来做天子。太甲还真被改好了,成为一代明君。

孔子是圣之时者,无可无不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会像伯夷、柳下惠、伊尹那么极端。

良知只是个是非心。是非只是好恶,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只一个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的道理,只一个是非之心,就穷尽了万事万物的变化。”

天理人欲的分界处

2023/6/11 发表想法
王阳明说:“知、行两个字,就是功夫,一个是良知,一个是笃行,但是有浅深难易的区别。良知原本是精察明白的,比如要孝敬父母,生知安行的人,只是依此良知,去笃行落实尽孝而已,这是自然而然的;学知利行的人,就要时刻省察醒觉,努力按照良知去尽孝;至于困知勉行者,因为良知受到蒙蔽禁锢已经很深了,周围的环境给他的惩戒也很痛彻了,他必须依此良知去尽孝了,但是为私欲所阻,又做不到,必须是以别人十倍百倍的功夫,才能依此良知去尽孝。圣人虽然是生知安行,但是他的内心却不敢自以为是,愿意下困知勉行的功夫。那困知勉行的人,却老是惦记着自己怎么能进入生知安行的境界,怎么可能呢?”

2023/6/11 发表想法
王阳明说:“圣人的良知,就好像晴天的太阳;贤人的良知,好像多云天气的太阳;愚人的良知,好比阴霾天的太阳。虽然在昏聩和明白之间有区别,但是都能辨别黑白,这一点是一样的,这就是太阳的余光没有完全消失的缘故。困知勉行,学知利行的功夫,就是从这一点去精确体察而已。”

原文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
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困知勉行’的却要思量做‘生知安行’的事,怎生成得?”
华杉详解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而然的,这话对吗?

吃一堑,长一德。要认识到自己缺德。认为自己缺德,才会进德。别老惦记着自己缺钱,那就越来越缺德。

我们心中本来就有天赋准则。孔子回应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都知道吗?我实在也是无知啊!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谁空空如也?问的人问得空空如也,孔子心里也是空空如也。那问的人没把问题问清楚,孔子当然也不知道他问的是啥。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我就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问他,一步一步问到穷竭处,则答案自现。

王阳明说“本来天则”,人人与生俱来,东西方思想都一样,就像但丁《神曲》里的诗句:“哦,尘世的动物!哦,愚钝的心灵!那意志本身就是善心,它永远不会离开作为至善的它自身。

凡事文过饰非,掩饰自己的奸恶,这是恶人的常态,如果你要去指责他的是非,反而适得其反,激起他更大的恶性,他更要害你,来证明他的正确和正义。

所以当上天要把君相之大任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将他置于困境,内则苦其心志,让他不得舒展;外则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穷乏其身,使其不得安养;见有行事,总不让他如意,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当你觉得你的朋友兄弟对你不好,你不要去指责他,指责会把他推向更坏的程度,也会激出你自己的坏来。你要一如既往地做他的好朋友、好兄弟,仍然以朋友兄弟的爱待之,他自然会转变过来,因为他的心中,也有“本来天则”。

2023/6/12 发表想法
1.圣人并不是什么知识都具备,而是帮他们分钟问题,把问题分析清楚了则答案自显. 因此我们不需要学习太多,而是️项项的学习透彻,并能融会贯通
2.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别人对自己不好时,我不应该基于别人的过错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而是应该反省自己,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子,自己该如何改善.
做一个至诚的人,看透一切不诚的事情,别人想害你,你看得出来。那就不会受到伤害。你至诚对人,让人家感受到你的诚意,对方也会收起恶念。这是良性循环,而心存你不仁别怪我不义。那里只能让事情无法挽回。
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自己问自己,问到自己穷竭了,然后就有答案了。如何穷竭呢?

大人物一生的事迹,都在他的音乐里

2023/6/12 发表想法
王阳明说:“苏秦、张仪的智慧,具备了圣人的资质。他们擅长揣摩人情,经常切中要害,他们游说天下,合纵连横,计策无穷无尽。都窥见了良知的妙用,但是他们都没有用在正道上。”
良知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王阳明说:“人有过错,如果就盯着在自己的过错上用功,那就像修补打碎的瓦罐,时间长了必然会生出文过饰非的毛病。”
过错不是心的本体,是心有所偏倚,所以改过不要执著在偏倚处用功,而是要回到本体上来,自然就没有过错了。本心是根本,过错是枝叶。本心偏倚了,才会长出过错的枝叶。所以功夫始终要下在本心上。

学问之道,善与人同

王阳明说:“学问也需要别人点化,但是不如自家领悟得来那么一通百通。如果自己不能领悟,别人也点化不了那么多。”

就像一棵大树,不管有多少枝叶,也只是在根本上下培养功夫,自然而然枝繁叶茂。如果只是在枝叶上下功夫,是成不了大树的

过错不是心的本体,是心有所偏倚,所以改过不要执著在偏倚处用功,而是要回到本体上来,自然就没有过错了。本心是根本,过错是枝叶。本心偏倚了,才会长出过错的枝叶。所以功夫始终要下在本心上。

圣贤书就像一条路,你顺着这前人修好的路走,就不会跑偏。或者说像一个锚,锚定了,船就不会乱漂,不会放失。音乐呢,陶冶情操。书籍定志,音乐定情,这样情志就都不会放失了。

但是很多人不愿意说什么东西是跟别人学的,一定要变成“自己的东西”,显出自己的高明,这就是不能舍己从人,不能与人为善,不能善与人同。

这里我们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的”,不是一一对应的,不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不是“我希望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而是“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我怎么对你,和我有关,和你无关,因为絜矩之道,是示范给所有人。

2023/6/12 发表想法
王阳明回答说:“性没有定体,论也没有定论。有的从本体上说,有的从发用上说,有人从源头上说,有人从流弊上说。总而言之,只是一个性,只是见解有浅深罢了。如果执著于一家之言,就跑偏了。性的本体,本来无善无恶,在作用上可以为善的,也可以为不善的;性的流弊也是有一定的善,一定的恶。

思想最高处,只有体会,没有词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果把“未发”和“已发”分开来理解,那就不在自己的中和上下功夫,老是在“发”上面下功夫,每次都要抓住自己:“我要发而中节啊!我要致中和啊!”那累死了,已经不中不和了。要在未发,不,要在本体上下功夫,未发本是和,已发也是中,这才是真正的中和。

这一段,可以和上一段参照思考。未发和已发,要在源头,在本体上用功,如果在每次发的时候把握住,那也要费好多力气。

思想最高处,只有体会,没有词汇。

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

“乡愿”,就是好好先生,所有人都说他好,是媚世之人,见好人时,他也是好人;见坏人则同流合污,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神话”,这样讨得所有人喜欢。

孔子又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既能爱人,又能憎恶人;既让一些人爱戴,又让另一些人憎恨,这才是仁者,价值观明确,爱憎分明,不跟人和稀泥。

我们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去刺激挑衅别人,但也不怕得罪人,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行事。理念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2023/6/12 发表想法
孔子又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既能爱人,又能憎恶人;既让一些人爱戴,又让另一些人憎恨,这才是仁者,价值观明确,爱憎分明,不跟人和稀泥。
王阳明对弟子们说:“人在一日之间,就能把古今世界都游历一番,只是人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夜气清明的时候,不听不看,不思不作,淡然平怀,就是伏羲的时代;清晨时,神清气爽,安定庄严,就是尧舜世界;将近中午,人来人往,礼仪交会,秩序井然,这是夏商周三代世界;到了下午,昏昏扰扰,杂人往来,这是春秋战国;渐渐黄昏,万物休息,景象寂寥,这是人和物都消失殆尽的时代。学者如果能相信良知,依靠良知,不为外气所乱,就能常做一个伏羲时代的人。”

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

王阳明说:“你们一个个扮成圣人去跟人讲学,别人看到圣人来了,都吓走了,怎么讲得通呢?只有做回愚夫愚妇,才能跟人讲学。”

王阳明一句话,就破除了大家为外好高的毛病,懂得向内求,懂得放低自己,在座者莫不悚然心惊。人都愿意显得自己高,不知道高就是飘,也是拒他人于千里之外。

先生曰:“曾子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若谦之者,良近之矣。”

曾子讲的:‘有才能,却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问多,却向学问比自己少的人请教;有才能倒像是没才能一样;有实学倒像是没学问一样;被别人冒犯也不计较。’像谦之这样的人,就接近这个标准了吧!”

四句教

人心的本体原本就透彻,原本就是个‘未发之中’

在意念上切实去下为善去恶的功夫,功夫纯熟之后,心中的杂念都去除干净了,心的本体也就明白了。

2023/6/12 发表想法
王阳明的格物论,我们可以理解、学习、笃行。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论的批评,却不一定对。如果朱熹在场,听到他说格竹子就是静坐对着竹子格,朱熹会同意说这就是他的意思吗?那竹子种在亭子美观好看,不就是前人格物格出来的吗?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种在园林做观赏植物,可以做建筑材料,也可以做笛子、扎竹筏,都是一代代人格物格出来的,但不是静坐对着竹子想出来的啊!王阳明的静坐格竹,也正中了他自己说的悬空去想、思而不学的毛病,他如果是画家,对着竹子静坐七天,研究那竹子该怎么画,一定在格物致知上大有收获,知道怎么画最好!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

既求物理,也要正事理

后生小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兄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恪守诚信。对那寻常的众人,都一体爱之,不会瞧不起谁,憎恶嫌弃谁。而对那有仁德的人,则更加亲厚。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就可以读书学习文献了。

万世之明训”。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如根本不固,学也枉然!

所以,“博学于文”,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是孔子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不同角度说的两句话,黄以方非要把这两句话拼到一起,说孔子自相矛盾,这已经犯了王阳明说的“不切己体察,事上琢磨,而是悬空在文义上比对”的毛病,不是真学习,是假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罔,是迷惘无所得。学而不思,是只顾读书学习,却不放在自己身上体会,放在具体事情上琢磨。这样自以为都知道了,其实不过是鹦鹉学舌,晓得些说法,一到用时,还是迷惘,一点概念都没有。

诚意是功夫,正心是结果。

在龙场待了三年,我对格物的道理有了自己的心得,才知道天下之物本来没什么可以格的,格物之功,只能在自己身心上做。这就决然认为圣人是人人都可以当的,才有了自己的担当。这个道理,今天说给大家听。”

王阳明的格物论,我们可以理解、学习、笃行。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论的批评,却不一定对。如果朱熹在场,听到他说格竹子就是静坐对着竹子格,朱熹会同意说这就是他的意思吗?那竹子种在亭子美观好看,不就是前人格物格出来的吗?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种在园林做观赏植物,可以做建筑材料,也可以做笛子、扎竹筏,都是一代代人格物格出来的,但不是静坐对着竹子想出来的啊!王阳明的静坐格竹,也正中了他自己说的悬空去想、思而不学的毛病,他如果是画家,对着竹子静坐七天,研究那竹子该怎么画,一定在格物致知上大有收获,知道怎么画最好!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

2023/6/12 发表想法
晓得了这个道理这么简单,你就去做!什么也不做,在这儿问什么呢?能知行合一的人,自然就有忠恕之道。
学习容易犯的三个毛病!
曾子讲的:‘有才能,却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问多,却向学问比自己少的人请教;有才能倒像是没才能一样;有实学倒像是没学问一样;被别人冒犯也不计较。’像谦之这样的人,就接近这个标准了吧!”

>> 四句教

>> 人心的本体原本就透彻,原本就是个‘未发之中’

>> 在意念上切实去下为善去恶的功夫,功夫纯熟之后,心中的杂念都去除干净了,心的本体也就明白了。

>> 2023/6/12 发表想法
王阳明的格物论,我们可以理解、学习、笃行。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论的批评,却不一定对。如果朱熹在场,听到他说格竹子就是静坐对着竹子格,朱熹会同意说这就是他的意思吗?那竹子种在亭子美观好看,不就是前人格物格出来的吗?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种在园林做观赏植物,可以做建筑材料,也可以做笛子、扎竹筏,都是一代代人格物格出来的,但不是静坐对着竹子想出来的啊!王阳明的静坐格竹,也正中了他自己说的悬空去想、思而不学的毛病,他如果是画家,对着竹子静坐七天,研究那竹子该怎么画,一定在格物致知上大有收获,知道怎么画最好!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

>> 既求物理,也要正事理

>> 后生小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兄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恪守诚信。对那寻常的众人,都一体爱之,不会瞧不起谁,憎恶嫌弃谁。而对那有仁德的人,则更加亲厚。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就可以读书学习文献了。

>> 万世之明训”。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如根本不固,学也枉然!

>> 所以,“博学于文”,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是孔子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不同角度说的两句话,黄以方非要把这两句话拼到一起,说孔子自相矛盾,这已经犯了王阳明说的“不切己体察,事上琢磨,而是悬空在文义上比对”的毛病,不是真学习,是假学习

>> 学而不思则罔”。罔,是迷惘无所得。学而不思,是只顾读书学习,却不放在自己身上体会,放在具体事情上琢磨。这样自以为都知道了,其实不过是鹦鹉学舌,晓得些说法,一到用时,还是迷惘,一点概念都没有。

>> 诚意是功夫,正心是结果。

>> 在龙场待了三年,我对格物的道理有了自己的心得,才知道天下之物本来没什么可以格的,格物之功,只能在自己身心上做。这就决然认为圣人是人人都可以当的,才有了自己的担当。这个道理,今天说给大家听。”

>> 王阳明的格物论,我们可以理解、学习、笃行。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论的批评,却不一定对。如果朱熹在场,听到他说格竹子就是静坐对着竹子格,朱熹会同意说这就是他的意思吗?那竹子种在亭子美观好看,不就是前人格物格出来的吗?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种在园林做观赏植物,可以做建筑材料,也可以做笛子、扎竹筏,都是一代代人格物格出来的,但不是静坐对着竹子想出来的啊!王阳明的静坐格竹,也正中了他自己说的悬空去想、思而不学的毛病,他如果是画家,对着竹子静坐七天,研究那竹子该怎么画,一定在格物致知上大有收获,知道怎么画最好!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

>> 2023/6/12 发表想法
晓得了这个道理这么简单,你就去做!什么也不做,在这儿问什么呢?能知行合一的人,自然就有忠恕之道。
学习容易犯的三个毛病!
1.只是悬空去想,想出一堆毛病,而不是在自己身上切己体察,在事情上切实笃行,事上琢磨。
2.文义上比对,拿圣贤的书来找不同,找到不同之后,就给自己找不通。那圣人说话,是有不同语境、不同上下文、不同角度的,都是因病发药。他把所有圣人治不同病的药都找出来比对,看圣人开的方子不一样,他就没药吃,无药可救了。
3.质疑老师。质疑老师是学习的大病。没有人强迫你来学,你觉得老师不行,你就走,不要在这儿上课。你觉得老师有的地方对,有的地方不对,抓住你觉得对的,赶紧笃行,去知行合一,自然把其他地方也搞通了。你非不信,非要老师在所有地方都“说服”你,那就是自误前程。

能知行合一的人,自然有忠恕之道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
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华杉详解
弟子中有人说,邵端峰认为儿童不能格物,只能教给他们洒扫应对。
王阳明说:“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儿童的良知只到这个程度,就教他洒扫应对,也就是致他的良知了。又比如,儿童知道敬畏先生长者,这也是他的良知所在。所以在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这就是他能格物以致尊敬师长的良知了。儿童自然有儿童的格物致知。”

学懂几千年圣人传下来那一点真骨血,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

知行合一,老师早就讲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了。说孝敬父母你知不知道?没人说不知道,但真知道的很少,全知道的可能一个也没有!因为你的“知道”,只是晓得有孝敬父母这个说法,不是真知,只有去行了,真去做了,才是知道。那真去做了是不是就真知了呢?不是,是知道自己已经做到的部分,没做到的还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行合一。

晓得了这个道理这么简单,你就去做!什么也不做,在这儿问什么呢?能知行合一的人,自然就有忠恕之道。

心即理也,就是不要把心和理分开

人应该集义而生,在自己心上求,一心纯正,居仁由义,把点点滴滴的义积攒起来,自然而然,生生不息,而不是义袭而取、大张旗鼓去干一件大仁大义的事,不过是为了取得自己的功名和荣耀。春秋五霸都是义袭而取,不是真仁义。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同一件事

不,格物就是慎独,就是戒惧,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也保持戒惧,随时格正自己。

哪有人尊德性只是空空荡荡地去尊,不问不学的道理?又哪有道问学只是空空荡荡去问去学,又和德性不相干的道理?如果这两件事分开

君子不辩,而要明辨。是辨析,而不是辩论。一起辨析,则一起接近真理;相互辩论,则圣贤也起胜心,相互争胜,各自跑偏,相距越远。

心的本体本来就是广大的,人不能尽精微,就会被私欲蒙蔽,在一些细微之处就会失德。所以能够在细微曲折之处都穷尽精微,那么私意就不会蒙蔽心体,自然就没有了许多障碍阻隔,又怎能不广大呢?”

看不见、听不着的地方,才是良知的本体

君子并非不要富贵,而是不要不义。如果取之不义,则舍弃之而不动心,不为声色货利所牵累,这就是“致良知”。

未有感应的心体未必在先,已有感应的心体未必在后

,不用时刻提防省察自己去克己复礼,也能生知安行,坦然中道,就能像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真性的生生不息,就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率性而为,那就不会被外在的见闻所牵累。”

“必有事焉而勿正”,是孟子讲如何养浩然之气,集义而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时刻不能脱离大道,时刻都在事上磨炼,修行存养,而不预期其效验。勿忘勿助,不要像宋人那样,拔苗助长。

放下自我,就是连通整个宇宙

王阳明说:“你们在这儿跟我学习,一定要有一个立志做圣人的心,朱熹说:‘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打一棒,就留下一道痕迹,打一巴掌,就留下一掌血迹,结结实实地往自己身上学。只有这样,方能听我所言,句句得力。如果茫茫荡荡、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就好比一块死肉,被打也不知痛痒,这样恐怕最终也无济于事。回去后旧态复萌,自己原来怎样,现在还是怎样,这不可惜吗?”

阳明批评他说:“你只要切实去用功,就多一些所谓妄念也没关系,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妥帖。才刚开始用功,就想看到效果,觉得自己要大功告成了,这怎么靠得住呢?”

要保持心体空明,不能有预置的偏倚,不管是偏向好,还是偏向坏,都影响你对事物的判断,影响你不能格物致知。

“这你就明白了,充塞天地之间的,只是这一个灵明,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只是被各自的形体隔开罢了。我的灵明,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的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探它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的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了我的灵明,就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了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我的灵明。

王阳明说:“你看那死去的人,他的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在哪里呢?”

2023/6/12 发表想法
曾国藩也说过:“败人两字,非傲即惰。”有两个毛病能毁掉你的一生,一个是傲慢,一个是懒惰。人生时时刻刻处处是修炼场,我们现在读这本书也是这样,看似只是洗礼精神,但有几个人能真正从第一章读到最后一章,并且扎扎实实地在心上学,放下书本又能在事上练呢?懒惰和傲慢一定要克服。懒惰是没有志向不肯勤勉努力,傲慢是有私心不愿谨慎谦虚。

2023/6/12 发表想法
王阳明说:“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孟子说的‘性善’。不能仅仅在气质方面说性。如果说气质,比如有人气质刚强,有人气质柔和,这怎么相近呢?唯有在性善上相同相近而已。人在初生的时候,善都是相同的,但刚强的性格气质,习染于善则为刚善,习染于恶则为刚恶。柔和的性格,习染于善则为柔善,习染于恶则为柔恶,如此便愈行愈远了。”
王阳明说:“你们在这儿跟我学习,一定要有一个立志做圣人的心,结结实实地往自己身上学。只有这样,方能听我所言,句句得力。如果茫茫荡荡、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就好比一块死肉,被打也不知痛痒,这样恐怕最终也无济于事。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功夫要做到极致,才能勉强够用。

傲慢与懒惰能毁掉你的一生
华杉详解
先生起行征讨思恩、田州,钱德洪与王汝中一路追着送到严滩。王汝中向先生请教佛家实相、幻相之说。

,不用时刻提防省察自己去克己复礼,也能生知安行,坦然中道,就能像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真性的生生不息,就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率性而为,那就不会被外在的见闻所牵累。”

>> “必有事焉而勿正”,是孟子讲如何养浩然之气,集义而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时刻不能脱离大道,时刻都在事上磨炼,修行存养,而不预期其效验。勿忘勿助,不要像宋人那样,拔苗助长。

>> 放下自我,就是连通整个宇宙

>> 王阳明说:“你们在这儿跟我学习,一定要有一个立志做圣人的心,朱熹说:‘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打一棒,就留下一道痕迹,打一巴掌,就留下一掌血迹,结结实实地往自己身上学。只有这样,方能听我所言,句句得力。如果茫茫荡荡、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就好比一块死肉,被打也不知痛痒,这样恐怕最终也无济于事。回去后旧态复萌,自己原来怎样,现在还是怎样,这不可惜吗?”

>> 阳明批评他说:“你只要切实去用功,就多一些所谓妄念也没关系,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妥帖。才刚开始用功,就想看到效果,觉得自己要大功告成了,这怎么靠得住呢?”


>> 要保持心体空明,不能有预置的偏倚,不管是偏向好,还是偏向坏,都影响你对事物的判断,影响你不能格物致知。

>> “这你就明白了,充塞天地之间的,只是这一个灵明,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只是被各自的形体隔开罢了。我的灵明,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的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探它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的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了我的灵明,就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了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我的灵明。

>> 王阳明说:“你看那死去的人,他的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在哪里呢?”

>> 2023/6/12 发表想法
曾国藩也说过:“败人两字,非傲即惰。”有两个毛病能毁掉你的一生,一个是傲慢,一个是懒惰。人生时时刻刻处处是修炼场,我们现在读这本书也是这样,看似只是洗礼精神,但有几个人能真正从第一章读到最后一章,并且扎扎实实地在心上学,放下书本又能在事上练呢?懒惰和傲慢一定要克服。懒惰是没有志向不肯勤勉努力,傲慢是有私心不愿谨慎谦虚。

>> 2023/6/12 发表想法
王阳明说:“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孟子说的‘性善’。不能仅仅在气质方面说性。如果说气质,比如有人气质刚强,有人气质柔和,这怎么相近呢?唯有在性善上相同相近而已。人在初生的时候,善都是相同的,但刚强的性格气质,习染于善则为刚善,习染于恶则为刚恶。柔和的性格,习染于善则为柔善,习染于恶则为柔恶,如此便愈行愈远了。”
王阳明说:“你们在这儿跟我学习,一定要有一个立志做圣人的心,结结实实地往自己身上学。只有这样,方能听我所言,句句得力。如果茫茫荡荡、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就好比一块死肉,被打也不知痛痒,这样恐怕最终也无济于事。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功夫要做到极致,才能勉强够用。

>> 傲慢与懒惰能毁掉你的一生
>> 华杉详解
先生起行征讨思恩、田州,钱德洪与王汝中一路追着送到严滩。王汝中向先生请教佛家实相、幻相之说。
王阳明说:“有心都是实相,无心都是幻相。无心都是实相,有心都是幻相。”
王汝中领悟说:“有心都是实相,无心都是幻相,是从本体上说功夫。无心都是实相,有心都是幻相,是从功夫上说本体。”
王阳明说汝中理解得对。
钱德洪听不懂他们的对话。几年用功之后,才开始相信本体和功夫是合一的。但是,先生当时是根据王汝中的提问才偶然这样说,如果我们儒家要指点人,并不需要用这种说法来立言。
毕竟,实相、幻相是佛家说法,另外一个话语体系,使用这词语,又牵动了另外一个天地,反而把同学们给搞糊涂了。

“有心都是实相,无心都是幻相,是从本体上说功夫。无心都是实相,有心都是幻相,是从功夫上说本体。”

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一个傲字。为人子,若傲,就一定不孝;为人臣,若傲,就一定不忠;为人父,若傲,就一定不慈爱;为人友,若傲,就一定不诚信。舜的弟弟象,尧的儿子丹朱,都只是一个傲字,就断送了自己的一生。同学们要时常体会这一点,

胸中一定不能‘有我’。

有我’就是傲。古圣先贤许多的优点,也只是一个‘无我’而已。无我,自然就能谦虚,谦虚是众善的基石,傲慢是万恶的根源。”

曾国藩也说过:“败人两字,非傲即惰。”有两个毛病能毁掉你的一生,一个是傲慢,一个是懒惰。

王阳明说:“大道极其简易平常,也极其精微神妙

王阳明说:“这也是实话,圣人之道没有穷尽,问题疑难越多,其精微之处就越能显现。圣人之言本来已经体系完备,但是有提问的人胸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问,就把道理发挥得越加精妙。颜回呢,闻一知十,老师才说一句,他胸中已经了然十句,所以不管老师说什么,他只是笑而不语。老师没人对话,胸中也只是寂然不动,没的发挥了。所以孔子说:颜回对我真是没什么帮助!”

先生格物致知之说,开示后学,学者躬身修行,静默领悟,不敢以自己知道先生的说法来继承,而是以实际行动来体悟。

老师终日反复讲解也不厌烦,学者终日听讲也不嫌他重复,因为虽然反复指示的就那几句,而每一天的体悟都不一样,日益精进,老师话还没出口就能领悟,意思不待说明就已明白,这是师生之间真诚感遇的缘故。

读客图书以“激发个人成长”为使命,在以下三个方面为您精选优质图书:
1.精神成长
熊猫君家精彩绝伦的小说文库和人文类图书,帮助你成为永远充满梦想、勇气和爱的人!
2.知识结构成长
熊猫君家的历史类、社科类图书,帮助你了解从宇宙诞生、文明演变直至今日世界之形成的方方面面。
3.工作技能成长
熊猫君家的经管类、家教类图书,指引你更好地工作、更有效率地生活,减少人生中的烦恼。

发布人:661e****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