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编辑荐好书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推出的一档荐书栏目。
每期由一位编辑推介一本优秀图书,讲述编书故事,分享阅读体验,直抵书海深处,尽览好书风采。
2019年底,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联合策划发起大型图书创作出版工程“人民英雄——国家记忆文库”,致敬先烈,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参与此次创作的有不少是军内外知名作家,他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不辞辛劳,深入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采访调查,多方搜集素材,反复打磨、精心创作,奉献出精品力作。
这些作品思想性、文学性、故事性、可读性强,既写出了英烈的光辉故事,也写出了英烈精神的传承故事,独具匠心。
同时,很多作品充分利用纪念设施和相关文物,在物中见人见事见精神,在人事精神中见物,相得益彰,历史感、现场感强,让英雄人物和他们的精神品格在文学叙述中活了起来。
2021年底,“人民英雄——国家记忆文库”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初,文库列入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英雄永生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来处,就是我们的历史,就是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根。让我们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创作背后的故事
付久江(《王进喜:我为祖国献石油》作者):
为了写好铁人王进喜,我曾深入到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大庆油田,参观馆藏文物,采访相关人物,和英雄一起走进那段战天斗地、苦难辉煌的历史岁月。
这对于我,是一次思想上的升华,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贝乌五队利用卸车台卸下设备
钻台上手持刹把的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带头勇跳泥浆池制井喷
铁人何以从旧社会的“石油娃”,成长为新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铁人精神何以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讲好英雄故事,向人民英雄致敬。
钟兆云(《谷文昌: 只为百姓梦圆》作者):
写这本书前,我有两个震撼。
一是我20年前采访谷文昌爱人史英萍时,看到他留下的珍贵手迹:“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他用一生忠诚地履行了自己的座右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950年6月13日,在东山解放一个月后,一区区委书记谷文昌(中)和二区区委书记王虎(右一)、三区区委书记罗全贵(左一)在进岛后第一次留影。他们都是河南林县籍南下干部。
谷文昌自书座右铭:”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
第二个震撼是,他离开人间40年了,东山人民逢年过节还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这20年来,我采访了不少知情者,查阅过大量档案,掌握了第一手权威资料,挖掘到许多感人的故事和细节。
微雨中的南门海堤——谷公堤。风平浪静中,谁能想及当年的惊涛拍岸?
谷文昌对打石很有一套,他是名副其实的“石匠”,手把手地为东山建设拉起了一支打石队伍。
这一船船运往八尺门海堤的石块中,有太行山老石匠谷文昌亲自打下的石料。
在创作中,我结合革命文物和纪念设施,带着读者朋友们,穿越时空来读这个人和那些事。
文本上,我以纪实风格的散文来书写,注重故事的感染力和精神的传承。谷文昌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双百”人物,是和焦裕禄齐名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我坚信,人们读了这本书之后,能从他身上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定的信念支撑。
史映红(《吉鸿昌:恨不抗日死》作者):
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先后瞻仰了中原烈士纪念馆、河南博物馆、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天津吉鸿昌将军旧居等,也拜访了诸多老师和学者,阅读了大量有关将军的传记、书籍和资料。
1929年,吉鸿昌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时的留影。
将军艰辛苦难的童年、求知好学的少年、南征北战的军旅生涯,以及他视死如归和从容就义,这些故事映射出我们民族曾经苦难的时光,也映射出吉鸿昌将军忠勇孝悌、刚直果敢、爱憎分明、荡气回肠的一生。
1931年5月,吉鸿昌亲书“作(做)官即不许发财”,并将其烧制在五百个瓷碗上,分赠下属,以此互勉。
1926年,蜈蚣坝路段改造工程竣工后,吉鸿昌亲笔题词:“化险为夷。”
我曾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行动的责任与使命促使我写下那个多灾多难、列强横行的时代,写下那片包容了太多泪水、鲜血和屈辱的土地,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身影和细节,用以警醒世人。历史不该被忘记,精神应当被歌颂和传承。
李玉梅(《杨靖宇:白山忠魂》作者之一):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首先去了杨靖宇将军的殉国地——吉林省靖宇县。
我去的那天阳光灿烂,那时候台风“美莎克”刚过境吉林,台风导致纪念馆暂时闭馆,因为我有采访任务,馆长同意为我单独开放。
在靖宇县采访,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随便找一个人,你跟他攀谈,他都能够告诉你一两个关于杨靖宇将军的传奇故事。
靖宇县的采访结束,我又去了杨靖宇将军的出生地——河南驻马店确山县。当时,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正在重新装修,工作人员见我远道而来,特地允许我上了二楼,在杨靖宇将军曾经使用过的书桌前小坐了一会。
《杨靖宇:白山忠魂》这本书从采访到成书,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灵魂是有重量的,它也是不朽的。就像杨靖宇将军所代表的抗联精神一样,它既是力量,也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直到现在,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坐飞机从吉林龙嘉机场飞郑州,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背包比我来的时候重了一点点,当时我就在心里想,这是杨靖宇将军要跟我一起回家了。
胥得意(《杨子荣:越是艰险越向前》作者之一):
我参军在杨子荣生前战斗的地方——林海雪原,我的新兵授衔仪式是在杨子荣的墓前举行的。所以说,我从一入伍,就与杨子荣产生了各种关联,也把他当成了心中的英雄。
杨子荣
在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在阅读他的各种资料时,一点点地走近他,去努力地挖掘他的内心,用另一种角度来解读他。我觉得与他越来越近,觉得他不再是一个高大遥远的英雄,而更像是一个亲人般存在的老兵。
希望读到此书的朋友,能够把杨子荣的精神当成工作、生活的动力,不惧困难、不怕压力,越是艰险越向前,永不服输,奋力前行。
陶凯(《杨子荣:越是艰险越向前》作者之一):
今年是杨子荣烈士牺牲75周年。
70多年来,林海雪原的人民从来没有忘记杨子荣这个顶天立地的名字。在他战斗过的那些村子里,老百姓始终把他称作“俺家乡的英雄”,逢年过节去烈士陵园祭扫,用的都是给自家亲人的礼数。
牡丹江海林市柴河镇黑牛背村北沟正沟身,至今也人迹罕至,杨子荣在追歼残匪的战斗中牺牲在这里。
海林人民为了纪念英雄,在林区全部砍伐作业时,特别留下了五棵几百年树龄的纪念青松。
让我们从烈士的家乡胶东半岛跨海过山,到长白山脉,到林海雪原的深处,追忆一个英雄、一段传奇,寻我们的初心,向往我们的未来。
“人民英雄——国家记忆文库”
一
中国青年出版社
史映红 李玉梅 陶凯 胥得意等/著
【内容简介】
该文库以中央宣传部发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实体线索,坚持“用革命文物讲好英烈故事”的出版宗旨,使英模人物的事迹故事和精神品格在生动的文学叙述中鲜活起来,旨在重温民族复兴英雄史,打造新时代的《红旗飘飘》,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优秀精神食粮。
目前文库已出版7种:
《王进喜:我为祖国献石油》
付久江 著 责任编辑:侯群雄、张睿智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史映红 著 责任编辑:彭宇珂
《谷文昌:只为百姓梦圆》
钟兆云 著 责任编辑:彭宇珂
《杨靖宇:白山忠魂》
徐剑、一半 著 责任编辑:岳虹
《雷锋:毛主席的好战士》
胡月 著 责任编辑:岳虹
《刘胡兰: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王秀琴 著 责任编辑:岳虹
《杨子荣:越是艰险越向前》
胥得意、陶凯 著 责任编辑:张睿智 助理编辑:邢继征
#今日份福利#
你是在什么时候初闻这些英雄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与鼓励?对你的人生有何改变吗?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我们将pick两位小伙伴分别赠送“人民英雄——国家记忆文库”中的一本。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梁晓声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