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师生缘
是名校自有名师、有名师自是名校。清代闽、台两地最可炫富的资产,自是名校名师、自有名师名校也。闽、台两地共同拥抱一道海峡,也共同拥有这份资产。游学于海峡两岸名校名师门下,是科举时代台湾学子的一种风尚。
大凡学子成才,学子从乡试、会试、殿试各种考试胜出,便须印发齿录晒其家世、社会关系和成长经历。齿录中必有“师从”(启蒙师、授业师、受知师之类)的内容以晒其经历的名师名校。例如,光绪乙亥恩科(1875年)举人李潘岳是台湾淡水人。从其举人齿录看,他曾就学于闽省内地“鳌峰山长郭远堂夫子名柏荫,道光壬辰科翰林,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凤池山长郑侯讳元璧,道光庚子科进士,云南按察使”“鳌峰、凤池山长林可舟夫子名士传,道光辛巳科翰林,广西按察使司”“凤池山长黄蘅州夫子讳庆安,道光壬辰科进士,河南陈州府知府”“凤池、致用堂山长郭虞臣夫子名世慕,咸丰壬子科进士,户部主事”和闽省台地“崇文山长唐益夫子名埙,浙江岁贡生,富春县学训导”“海东山长施星阶夫子讳琼芳,原名龙文,道光乙巳科进士,江苏即用知县,六部主事”门下。李潘岳晒其名校名师,其中有台湾海东书院山长施琼芳。有趣的是,与李潘岳同榜的台湾举人施士洁晒出的名师里有李潘岳其人,师生同榜是一佳话;而施士洁是施琼芳的儿子,李潘岳是施琼芳的学生,又是同年施士洁的老师,李潘岳同施氏父子进士的师生关系也是一段趣闻。同施琼芳一样,施士洁后来也中了进士、也当海东书院山长。又如,光绪己丑恩科(1889年)举人黄宗鼎、光绪戊子科(1888年)举人黄彦鸿兄弟是台湾淡水人,他们也往返就学于闽、台两地名校名师门下。吾闽先贤林琴南记,他曾与黄彦鸿“同事吴航谢枚如师”。“吴航谢枚如”即长乐谢章铤,学术牛人,当年是福州致用书院(致用堂)的名师。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