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疾控中心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健全从冷库到接种的疫苗储运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智能化疫苗冷库,探索信息化方式,保障疫苗储运安全。
信息化助力 提升疫苗储运质量
为了给疫苗接种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重庆市南岸区疾控中心持续健全从冷库到接种的疫苗储运全程质量管理体系,从三方面提升疫苗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品质管控能力。
首先,南岸区疾控中心落实疫苗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改进疫苗管理质量。中心明确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拟定《南岸区疫苗及冷链设备管理办法》;落实疫苗、冷链设备管理专人、专岗、专账管理要求;聚焦疫苗采购、储存、配送的全过程记录,每季度分析、点评疫苗和冷链管理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细节。
其次,南岸区疾控中心清单化推进冷链管理数字化改革,明确疫苗安全需求,建立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向上争取政策及资金支持,实行月调度制度,逐一落实销账。区财政拨付专项资金,为区疾控中心、区内各预防接种单位配备专用冷链监控电脑、中继器、冷链监控系统及不间断电源设备,建成了以区疾控中心为枢纽,辐射辖区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的冷链监控网络。该网络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快速反应。该网络突破距离和容量限制,可24小时监控预警,工作人员能够1分钟预警响应,15分钟到达冷库现场,30分钟完成问题查找、原因分析、故障排除处理。
二是互联网+冷链。工作人员可通过掌上App随时查询数据,快速锁定冷链运转异常数据,通过远程控制即可完成故障排查处置,提高效率,保障冷链连续。
三是大数据分析。通过该网络,相关人员可提前预判故障,将冷链由传统的“结果管控方式”转变为“过程运营管理方式”。相关人员均可建立专用账号,通过手机、电脑客户端查看冷库实时及前期运转情况。
四是打通信息孤岛。按照重庆市统一部署,冷链监控系统设置接口,可与重庆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兼容、对接,市相关部门可实时查看南岸区全部冷链设备储存温度。
再次,南岸区疾控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提升配送质量。中心实行免疫规划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配送月调度机制,引进第三方配送服务,强化疫苗、冷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保障了辖区居民有苗可用。
开展疫苗储存“数智化”管理
2020年,随着智能化疫苗冷库的建设,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疾控中心开始构建“数智化”管理模式,促进疫苗储运管理向智能、安全、便捷的方向发展。
以往,工作人员需要手动搬运大量疫苗,码货排放,并人工登记疫苗信息,不但耗时费力,且存在人工核对失误的潜在风险。针对以上痛点,金沙县疾控中心引进智能化疫苗冷库系统,既可对疫苗批量扫码,也可单支扫码,实现了疫苗冷库的信息化管理,疫苗全流程信息可追溯。同时,冷库中的机械臂取代了人工,可将疫苗自动搬运至指定位置,不需要工作人员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保证了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误。
另外,智能化疫苗冷库采用智能化存取模式,实行三重复核,实现精准取苗。中心对智能化疫苗冷库采取疫苗有效期预警管理,并按照疫苗“先入先出”原则进行效期管理,实现了对问题疫苗和过期疫苗的“秒冻结”,保障了疫苗接种安全。智能化疫苗冷库还搭配智能液晶大屏,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及操作日志全记录,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快速查找和存取疫苗。
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金沙县基层冷链建设的投入,为各乡镇、街道的接种门诊增配了冷链设备,实现了设备的提档升级。金沙县偏远乡镇疫苗冷链设备较为陈旧,经过近一两年的投入建设,设备先进程度大幅提升。
智能化疫苗冷库的建设,为金沙县疫苗接种中上游环节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上下游环节的衔接提供了便利,逐步实现了从疾控中心到疫苗接种环节的无缝安全对接。
策划:全国疾控宣传平台
文:重庆市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朱玲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传珊
编辑:刘立夏 张漠
审核:刘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