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曹操一生做了很多大事,有些事让一部分人无法忍受
曹操出生的家庭,也算是大地主阶层了。和平民阶层出身的刘关张等比起来,属于上等体面人。但和当时的名门望族如袁绍袁术等相比,家族底蕴还是差的太远。
《三国志》:“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时,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三国志说曹操是汉初相国曹参的后代,估计不靠谱。因为曹操的父亲是曹嵩,曹嵩的养父是曹腾。说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意思是曹嵩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只能是说曹腾是曹参的后代。而曹操的父亲是曹腾的养子,所以曹操父子与曹腾并没有血脉传承,哪来的相国曹参后代之说。何况,曹操的成就远远高于曹参,完全没有必要去扯这个大旗。《三国志》这样说的真正目的,是要让人们知道,曹操是宦官的后代,是所谓阉人之后。他爸爸是宦官的养子,而且身份来历不明。而阉人权力再大,地位再高,那也是贱坯,是不入豪门大族之眼的。虽然当时吴人考据曹嵩是夏侯氏之子,是夏侯惇的叔父。
但《三国志》就要这样说,因为《三国志》是晋人写的。
曹操精通兵法,自作兵书十余万言。擅长作诗,登高必赋,诗歌多慷慨悲凉,与子曹丕、曹植被后人合称“三曹” 。
曹操一生秉持“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理念,东征西讨,抑制豪强,消灭了大批雄豪势力。曹操曾与身边亲近之人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权倾朝野的同时,也为自己拉来了仇恨满身。
曹操唯才是举,求才若渴,讲求实际,不搞假惺惺的求贤若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渴望网罗天下有才之人,为己所用。魏公时的官方文件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公开打脸那些自诩德行高尚之人,说你们这些人不一定能干事。
进位魏王以后,说的更是直白:“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汙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一句话,只要你有治国用兵的才能,且愿意为我所用,哪怕你名声臭,没操守,没德行不要紧,即使是不仁不孝都没关系(话说回来,你又造不了反,真造反我就灭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