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对于“改变”的假说都基于行为外部的改变,但头脑内部的变化呢?
行为不变时,头脑已有改变
托尔曼通过小白鼠走迷宫的实验发现,即使没有外在强化,让老鼠浸泡在迷宫的环境里,它依然可以学习,并形成对迷宫的“认知地图”,并在将来有需要时,调用认知地图,实现行为上的改变。
环境影响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发现了“替代性强化”,孩子可以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完成学习,未必要自己亲身体验(行为主义的条件理论都是要自己体验的)。
那么人如何选择自己模仿的对象呢?模仿什么部分?何时决定使用模仿来的技巧呢?有待后续学习
应用
1、穿一身好看的运动服,出去散步,而不是跑步。或者去健身房(浸润在环境里)
2、在寝室晚上看喜欢的运动博主(或者跳舞博主)的视频,可以只看过(继续浸润在环境)。
3、换上运动服看视频,产生经典条件作用。
4、运动完给自己一瓶冰镇饮料奖励下,形成操作条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