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又收到帆书APP的续费推送。
不知道那一年起,知识付费就变成了潮流。公号大V在搞知识星球;得到APP,网易课堂等开始抢占手机阵地;网站上也开始推送业界大佬的课程。“知识就是财富”这句格言逐渐肉眼可见。
早期听朋友推荐,在得到APP上买了几门课,像《薛兆坤的经济学课》、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等,获益匪浅,欣喜若狂,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于是有一段时间非常热衷于买课听课,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喂冷饭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了,再也没有初遇时的冲击感了。
我有时候也在想,我买课,是希望通过学习进步,还是只是喜欢自己好像在进步的感觉呢?
刷到几个视频,UP主借着最近刘润数据造假的事宜批判“知识付费”这件事情,细数如下三宗罪:
01现在的付费课程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内容,真正的干货不多。常见的情况有给课程内容填充大量的鸡汤,说一些无比正确的废话,给一些常见的概念换个时髦的名字,回锅重炒等等。毕竟都是为了割韭菜,煮鸡汤总比做干货要简单。这一点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几位大佬前期的书明显含金量高很多,后面都是在炒冷饭了。)
02所谓的付费知识大都是些笼统的东西,很难办法判断其有效性。毕竟冲着“碎片化学习”的目的来的,大多数人都是习惯性地吸收结论,而不是去细究过程。刘润数据造假的事情也是事后有好事者较真,对他的数据仔细分析才发现的问题。
03这些负责讲课的导师,很多并没有实操经验。讲的内容无非几本成功学鸡汤的总结,针对性的培训讲课。想起之前公司请回来的给我们中层管理培训的导师,一上来就自我介绍是湖畔大学的知名讲师,并展示与马云的合影,一层一层地上BUFF。几节课下来,不能说收效甚微,只能说毫无触动。我自觉悟性太低,想着找几本书来恶补一下。结果在一本成功学书籍上发现了一模一样的内容。通过这本书,我甚至可以预言下节课堂上的游戏。滤镜褪下,深深感觉自己真的是一棵韭菜。
都说知识付费体现的是“知识就是金钱”的真理,真正含义是讲师通过卖课赚取金钱,而非通过实践自己的知识来赚取金钱。
我们花钱取得“知识”,是希望知识本身能让我们变好。买回来的知识到底价值几何?我们难以判断,又或者懒得去判断,所以让他们找到可乘之机吧。(这里吐槽一下樊登讲书,一时冲动买了两年的帆书VIP,结果发现有帮助的内容寥寥无几,那破音频还特别长,仿佛试图通过唠叨掩盖他对书本主旨浅薄的理解,有几篇读书心得还离题万里,让人想摔耳机。不愧“韭菜地的三部曲”之名)。
不得不说,优秀的付费课程是可遇不可求,薛老师的经济学课还经常翻出来听,每每都有新体会。只是面对越发琳琅满目的付费内容,垮掉的信任很难回来了。目前还坚持在买的服务只有得到电子书功能了。
就像一位前辈建议的,书还是自己读最有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