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听笑来老师在得到上的课程,《李笑业谈AI时代的家庭教育》中推荐了一本书叫《制造消费者》,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小时候如果杀头牛,那么你可能见证过这头牛的生长过程;亦或者是你自家养的,或者是邻居或者本村的,而如今你买的牛肉是否是牛肉都会存在问号?
同事在隔壁超市买的牛肉,配料表显示鸭肉,但如果不看配料表吃起来确实像牛肉。如今我们吃的食品都戴了一层滤镜,科技的发展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密不可分。
2018年连续高铁建设我在江苏徐州的新沂段,在这里见到了万亩葡萄园,当地人家家户户农田里种葡萄。工地施工区域几公里在葡萄院中间穿过,见证过两季葡萄从开花到成熟的一个过程,作为一个吃货,品尝各种葡萄自然是不在话下了。头一年品尝这些葡萄,内心还是很兴奋,像身在宝山中。
2019本地政府搞了葡萄文化节,葡萄收获季节搞起了葡萄、啤酒、烧烤、小龙虾的搭配。让我惊讶的是这葡萄很甜,但未见苍蝇光顾?难度苍蝇都变异了,不喜欢葡萄,还是葡萄上喷洒了什么,导致苍蝇都无法对其下口?搜寻记忆中葡萄的生长过程,眼里看到的经过,本地葡萄从落花后,只有大拇指大小的接穗期便开始用小药瓶挨个沾药水,直至成熟个头均匀颗粒饱满,不知名的药眼见用了好多种。
也就在这年发现当地农户很少吃在售的葡萄,他们吃的是葡萄都下市后,自留地里那几分地里的葡萄(比售卖的葡萄晚一个月成熟),而且这种葡萄卖相一般,一串葡萄里很难有颗粒大小一致的,但确是自然成熟未曾打过药的。
前天食堂吃干锅大虾,虾的个头大,看起来有食欲,在西藏能吃到这样的食材幸福感油然而生。然后有同事饭桌上吐槽这虾应该是人工养殖的,就算是海虾应该还未受到日本核废水影响。猛的想起了人工养殖这种虾的过程我见过,2021年在江苏启东吕四岗镇(中国八大渔港之一),那时晨跑在这里看到大棚养殖虾,虾个头大,虾池虾的密度大,早上换水,水中好多泡沫,用什么高科技养成的就不知道了,拓展查资料在西藏也能人工养殖大虾了。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物质丰盈的时代,但这个真实的世界自带一层滤镜,手中的食物如何加工的未知,餐桌上肉类食品如何生长的还是未知。
食物问题这些年经常暴雷,什么28天的速成鸡鸭…事情发生后很快被人们淡忘,种啥的不吃啥,养啥的也不吃啥。这个什么都要讲究速度的时代,大家在用科技与狠活“互相伤害”,亦或者未看到过程就认为是安全的,普通人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毕竟普通人也只能相信国家的监督部门。
如今各行各业都冲向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上狂飙,不但要快还要更快,短短四十年走完西方上百年发展之路。这发展速度让世界震惊,而这种快生活的背后代价是什么?强经济会有牺牲吗?这种牺牲真的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