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应全面贯彻党的宗旨,树立正确三观,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交一份满分答卷。
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中,树立为民用权、心系苍生的权力观。在“萧萧”竹声中,诗人听到了百姓的苦难,听到了身为父母官的职责所在,句句流露出对民生的关心关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是要为群众做实事好事,而不是做官享福耀武扬威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村民间的邻里纠纷,都要时刻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把权力当成是为群众谋福祉的工具,而不是谋取私利的手段。只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让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从“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中,树立舍身为国、清廉正直的政绩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不务虚功,真正干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对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决策,要一以贯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品格,为党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基层工作任务艰巨,充满挑战,但这不应成为退缩的理由,基层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到伟大事业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牢记我们党员干部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清正廉洁、务实担当的政绩观,在新时代中创造新业绩、实现新突破。
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中,树立不慕虚名、真抓实干的事业观。“正人先正己,律己方律人。”基层工作琐碎而繁杂,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但基层党员干部应保持沉稳,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但是面对成绩要不骄不躁,不图虚名,不追求一时的表扬和荣誉,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坚定初心,像焦裕禄一样不在乎个人名利得失,只在意兰考的发展和百姓,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不断以实干精神书写基层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真抓实干是关键,一方面深入群众调研,像黄文秀扎根乡村,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解决问题勇于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前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以不慕虚名、真抓实干的事业观,让群众真正受益,让自己的奉献如清气般弥漫在基层大地。(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委组织部:吴彩霞)